(玛8:20),耶稣给我们做了神贫的榜样,要警惕自己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只要我们依靠天主,天主不会舍弃我人。
玛窦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耶稣禁食三退魔诱的故事。细品这个故事,发觉此中颇有深意。魔鬼诱人很有伎俩:一、乘人之危。耶稣极度饥饿之时,魔鬼才上前试探。魔鬼多狡猾呀,它知道饥饿难耐的时候,人很容易就范的。
因此,我们不要害怕,不要愧疚或算计,不要像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中的肋未人和司祭那样绕道而行,尽可能远离他们眼前的这个垂死之人。
四位渔夫的回答直接而迅速:‘他们立刻舍下鱼网,跟随了祂’(玛四20)。
「接近人群意味着触摸近人身上的基督骨肉」,诚如《玛窦福音》第廿五章所言:「我饿了,你们给我吃的」。
教宗引用《玛窦福音》的记载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十六24)。祂常常提醒祂的朋友这才是祂的道路,最终的胜利需要通过十字架的苦难才能获得。
(玛10:33)我们不要忘记保禄宗徒说的: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教宗指出,耶稣同我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这个承诺也透过这两位殉道者在哥伦比亚实现,他们代表了一个想要走出暴力和怨恨沼泽的民族。
主日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回答伯多禄提出的问题。伯多禄问耶稣要宽恕多少次得罪我们的弟兄,是否直到七次。耶稣答道:不是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教宗解释说:就是不计其数,常常宽恕。
(玛十八6)」教宗解释道:「为此,我们必须致力於秉持温柔和莫大的决心保护儿童的尊严,竭力遏止丢弃的文化。这种文化今日以多种方式呈现,尤其伤及最弱小和脆弱者,例如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