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一见风势很强,就害怕起来,并开始下沉,遂大叫说:‘主,救我吧!’耶稣立刻伸手拉住他,对他说:‘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玛14:22-33)面对生活的风浪,我们是临危不惧、依然坚强?
分享我们所有的让我们自己充满对上主的渴慕,这并不使我们对世界的问题漠不关心。相反,这份渴慕促使我们尽一切可能,使别人也能享受创造界的益处,并在生活中找到喜乐。
“你当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侍奉他”(玛4:10)。耶稣忠实地遵守这条诫命,祈祷时只向天主祈祷。他的门徒们也是一样。
7点30分纪念主的最后晚餐弥撒开始,柳神父在弥撒讲道中诠释了“耶稣为门徒洗脚”事件的意义,告诫大家要谨遵主的训导,彼此接纳、彼此相爱、彼此服务,做名符其实的基督徒,做光做盐,为基督作证。
(罗13:11~12)四位圣史所记载的救主耶稣在受难前向宗徒们说的话中,都提到圣伯多禄对主说了他要与主一同受死,决不逃跑。但主却警告他,在“今夜鸡叫以前,他要三次不认主。”
教宗说:我请所有信友为在中国的天主教徒祈祷,使他们在进教之佑圣母的护佑下,继续活出信、望、爱三德,在各种境遇下都做他们同胞中和谐共处的酵母。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圣神七恩,这一次他谈了明达之恩。
领受恩典的人并非因为他比别人更能干或有功劳:神恩是天主赐予他的礼物,为使他以同样的慷慨和同样的爱,用这礼物为整个团体服务,促进众人利益。天主赐予的神恩有时会被人曲解,使用不当。
要是他的爱真诚而非一场幻觉,这个动力就促使他渴望所爱的人幸福,并为他服务。不过,这股动力也有局限性。
祂认识我们,无限地爱我们,祂关切我们的祈祷,懂得擦乾我们的眼泪。一看到我们,祂就心生怜悯,心肠发软,怀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对待我们,因为无论我们犯了多大的错,我们始终是祂的子女。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