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圣座的服务以外,这位神长格外关注青年,在塔尔迪尼枢机于1945年推动创立的「纳匝肋小镇」从事青年工作,曾经担任「塔尔迪尼团体」基金会和纳匝肋圣家基金会的主席。
教宗说:“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以及其它几位妇女都在加尔瓦略山上的耶稣喜爱的宗徒(若望),是长枪刺透基督的肋膀,使之流出血和水的亲眼见证人(若19,31-34)。
10.问:什么是“培肋格”?为什么特别提到他?答:培肋格是厄贝尔的儿子,他的名字意思是“分裂”,因为在他的时代“世界分裂了”,可能象征语言、民族或土地的分散(为巴贝耳塔事件作铺垫)。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是一个宣报:它是一件大事,一件发生过的事,这件事让可信的证人在纳匝肋的耶稣这个人身上看到、听到、触摸到了!
依撒意亚劝勉被放逐的犹太人,不必老是顾虑古代的事(即犹太人被天主大能拯救出埃及这为奴之地之事),以为这些伟大的事只存在历史上。不!跟着天主只会越来越好!天主的许诺是更美好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是一个宣报:它是一件大事,一件发生过的事,这件事让可信的证人在纳匝肋的耶稣这个人身上看到、听到、触摸到了!
教宗在1月24日圣方济各·撒肋爵(SanFrancescodiSales),即传播主保的瞻礼,于圣若望拉特朗签署了这份文告。
另一个声音说:拿小的!最后他拿了一个最大的。魔鬼又对他说:都是一只火腿,何必这么大呢?这信徒说:魔鬼,你若再出声,我就把所有的火腿都给他! 3.有人问慕勒弟兄:你平日有没有储蓄?
印度德兰修女常年服侍弱小,获得全世界的敬仰。我们中国的很多修女们也在照顾老人、麻风病人、残疾人。记得有一次我把黎明之家的期刊带给同学们看,他们很佩服我们的修女,能够常年与弱小为伍。
我不记得妈妈死时我是否流过眼泪,可当那些好心人说咳,这么小就死了娘,今后可怎么办呢?宁可死掉做官的爸,也不要死掉讨饭的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