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圣诞节我是在英国度过的。那时我还没有领洗,但主的温暖与爱却已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12月中旬,我看望在英国读书的儿子来到伦敦附近的赫德福德郡。英国的冬季虽没有北京寒冷,但也是冰雪覆盖大地。
教区主教汤汉主持了弥撒圣祭,本堂神父欧阳辉联同逾二十名司铎共祭,当中部分神长曾服务圣母无玷之心堂区。中、英文讲道中,汤主教提醒教友在庆祝之余不要忘记前人的不畏艰苦,长途跋涉为主传播福音。
位于港岛中环的圣若瑟堂由四月六日开始,逢周六下午四时半增设广东话提前主日弥撒,以照顾本地信徒的需要;堂区又计划两年内成立牧民议会,协助堂区运作。
9月7日为圣克罗德的瞻礼日,他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要期待做出伟大的事业光荣天主,随天主的圣意是最光荣天主的德行。我感受颇深。
胡弟兄说,在我有生之年能为天主做点事,是天主的恩赐,修建好教堂也是我多年的心愿,再苦再累只有一个字,值!我在教区的培训中心工作,培训中心的西边就是教堂,他们的工作过程我经常能看见。
一颗喜悦的心来自一颗燃烧着爱的心。”这是德兰修女演讲词里的一句话,给了我一个很大的鼓舞。我是一个领洗将近5年的新教友,在这5年的信仰旅途中,主的恩宠常常降临在我的身上,主的恩膏时常在我身上满溢。
她的建成以及逐年发展成颇具现代气息的园林建筑,集修道、朝圣、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有太多圣母引领的玄奥故事,跌宕起伏。无名氏所寄玫瑰圣母像故事还得从已故郑长诚主教说起。
十岁时,她按照当时的习俗先后领受了圣体圣事和坚振圣事,并且每天参与弥撒圣祭。但在随后几年中,安娜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著母亲的去世,她要接管家务,并且照顾与她一同生活的父亲和哥哥。
教宗方济各在这个机会上致函与会青年,指出他们在这次祈祷聚会中藉著感恩圣祭和修和圣事,能与生活的耶稣基督相遇,从而发现“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即抵拒“时来暂去的文化”和“相对主义”,寻求“确实可靠的答案”
总主教说,尽管那里的处境困难,他却从人们的微笑、孩童的拥抱,以及一位妇人写给教宗的信中看到了希望。圣诞节“对天主教团体是个恩宠的时刻,对我也是如此,因为我能够前往那里带上教宗的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