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教区的刘希合传道员,他的足迹遍布了神州大地,而且他每去一个地方至少要呆上十天,多至二、三个月,他认为只有十天以后,才能出福传效果。
仁爱会总会院里的雕像告别了仁爱会,我们冒雨来到遣使会总会堂,在地下教堂里我们敬拜了刘方济和董文学两位英烈的遗骨,他们都是在中国致命的遣使会的法国神父,两块石碑立在教堂的两边,碑文上分别用英文和法文记载着他们的事迹
,培育上的不足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知识与实践上的矛盾’[刘淑珍:《有关当代中国修女培育的几点反思》,见:《鼎》总第159期(2010),10-19
有些已经为主舍命,如遣使会会士真福董文学和真福刘格来。其他人死于非命,甚至无法找到墓冢,他们为了中国人的信仰而死。我们的传教区就有很多传教士的墓。
仅以人际关系为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一直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孩提时候我生活在农村,记得某次一位乡邻家房子着火,大家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帮着救火,其中有一位是失火者的近邻,他们两家有隙已久。
不论是信友听命于天主、公民听命于法律、儿女听命于父母、下级听命于上级还是神父听命于主教,也不论是婚姻、生活、工作还是牧灵,这种听命的规矩一旦被打破,后果都将非常严重,四旬期内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
另外,一位三世纪对圣经很有研究的教父奥利振经常给信友一章一章地讲解圣经,所以他留下了很多著名的道理。
针对当事人所在的堂区信友,教会负责人应以此案例作为教材,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育,引以为戒。教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避免以后出现类似事件的关键所在。
它能使弟兄纷争,使友人为仇。今天教会为何会出现传道人彼此之间纷争结党,老年与青年教友之间相互排斥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嫉妒。
我们将邀请信友们把他们的奉献当成是参与礼仪、福传和社会服务的一种正常的方式。(玛6:2-4;路15:9-13;格后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