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写道:当你们分享你们团体的高贵传统时,你们就在见证福音改善和净化每个社会并藉此承行天主圣意的力量。圣若望保禄二世在他历史性的讲话中曾提到,福音说万国语,尊重和拥抱一切文化。
教宗说:我们都意识到,如此强烈的痛苦更容易扎根於贫穷、不义和社会排拒的环境中,其原因也与外界既得利益导致的不稳定和先前的冲突有关。在这种生活困苦、文化和精神贫瘠的环境中,操纵和唆使仇恨便易如反掌。
父母的慷慨、兄弟姐们的支持另我们感动,也使我们毫无牵挂地、自由地奉献自己,为教会和社会服务。
他们首先组织学习斐理伯书,然后从家庭生活教会建设社会福传等诸方面,阐述我们蒙召为基督徒,开始蒙福人生的重要意义。
他们二人都经历过社会动荡和艰困的历史处境。正是人性上的敏觉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令两位教宗都关注人的尊严和穷人问题,知道他们期待着福音喜讯的实现。因此,在天主慈悲的观点上二人很相似。
我鼓励各方走上对话与社会友谊的道路,好能建设一个尊重、安全、和平、远离一切战争的未来。
我们也应谨记,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也关系到一种良好的社会政策,因为我们需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气候变化的後果。问:不久前,您出席了七国集团环境部长峰会。
《公教文明》期刊副主编帕尼神父,在最新一期的期刊中发表了一篇有关米拉尼神父的文章,他説明米拉尼神父当初开设学校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成为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教师,工会领袖和工人。
信函写道,在今日社会中有一种限度叫缺乏记忆,把记忆当作之前无用的包袱而扔掉,这给年轻一代带来严重後果,使他们无法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无法成长。这个问题也会落在基督徒身上。
教宗心中牵挂着俄国天主教团体和社会,他会晤基利尔宗主教後,觉得与他们格外紧密相连。」俄罗斯莫斯科天主之母总主教佩齐(PaoloPezzi)在礼仪开始之际,问候帕罗林枢机说:「在这里迎接您是一大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