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8:20)因着共同的虔诚祈求,孩子慢慢地得见好转,并脱离了危险。孩子平安出院后,她们全家及在医院照料孩子的亲戚朋友都加入了教会,成为主的儿女。
耶稣终其一生,从降生成人到祂的公开生活都是与这些穷人为伍,甚至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玛八20)。接着,神父谈到耶稣在苦难中很少被提及,却极富意义的一个细节。
梁说,温立光一九九○年访港期间,分别为天主教及基督新教主持活动,「其中圣玛加利大堂的聚会上,温立光待人亲切,特别是小孩子」。
教宗说,今天受迫害的弟兄姐妹与初期基督徒具有相同的身份,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的身份,即耶稣宣讲的真福八端(玛廿五31-46),别无其他的身份。
提及苦涩的第一个原因,即「关乎信德的问题」,教宗表明,「与天主的关系会成为苦涩的深层原因」,因为厄玛乌的门徒也为了希望落空而心生苦涩(参阅:路廿四21)。
正如玛窦福音中说的,耶稣邀请我们以默观态度将自己完全交托于天主上智的安排。这样的态度非但不会脱离现实,反倒引导我们明白在粮仓的食物之外哪些东西真正滋养我们。
在玛窦福音15:1-20中,耶稣区分了十诫和从这十诫演变而来的传统。传统通常是特殊的一些仪式和具体的实践,是活出十诫的具体表达。然而,耶稣指出,传统有时会引人误入歧途,甚至最终会导致与诫命相矛盾。
富高神父生前在阿尔及利亚达玛哈瑟(Tamanrasset)生活了13年,1916年12月1日遭歹徒杀害。2006年,若望和若翰纳来到达玛哈瑟,向富高神父表达谢意,并在他生活过的地方祈祷。
教宗期勉众人依循塔冷通的比喻行事(参阅:玛廿五14-30),提出两条当走之路。
教宗指出:“这个奥迹如今已经托付在我们手中,为使我们在体尝天主的爱之后,也过着指向天上的事实的生活,首先寻求天主的国和他的正义,深信其它的一切自会加给我们(玛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