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以他出于直觉,并且不掺理智之直觉。就像梁漱溟所说:印度人怕老病死而产生了勇猛慈悲的佛教,而中国式的怕老病死却产生了一般放浪不羁的骚人达士和访药求仙的修炼家。印度人是凭直觉而直感当下。
南丁格尔首创护士服装时,以“清洁、整齐并利于清洗”为原则。样式虽有不同,却也大同小异。此后,世界各地的护士学校皆仿而行之。
谈了这些之后,雪林又把自己亲身的体验讲给兰妹听,“十年以来,我在这艰难枯寂的人生旅途上,几度灰心,几度绝望,几度想跌倒,而她(圣母)总是鼓励我,扶持我,以她衣角拭干我的眼泪,以她温和如春的微笑抚我伤痕,
当她给我介绍她的书时我以试试看的心带了回去。我静下心来读她的作品时,被她文章里透出的真挚、良善、拙朴、爱心感动了,感动得流泪了。年轻时我常被名著、名诗、名曲感动。
教宗本笃十六世以这句话结束了在巴伦西亚举行的第5届家庭大聚会,他邀请大家3年后在墨西哥城再见,继续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94年创始的这个全球性家庭活动。
河北邯郸大名主母会的邓志凤又名(邓秀凤)和黄利香两位修女遭遇车祸以来,全国各地的神长教友以祈祷和捐助,表达深切的关怀。
这就是为什麽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是罪人,以坚定我们对天主慈悲的信念。上主,我是一个罪人;上主,我是一个罪妇:求祢以祢的慈悲对待我。这是一种极美的祈祷。很容易,做得到!
祂也没有以法官的姿态来到,但祂能够做到!相反地,耶稣在纳匝肋度过了30年的隐居生活後,来到约旦河,与祂的许多子民在一起,与罪人为伍。他不觉得难为情:祂与众人,与罪人一起受洗。
耶稣把祂召叫跟随自己的人聚集在一起;现在以一家人的身份,每个人都受邀赴宴。
(罗10:15)如今很多的弟兄姐妹,为了基督神国的拓展,为了把天主的大爱广传,他们或是舍弃家庭,奔走在福传的路上,或是在生活中作光作盐,以榜样的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