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团体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教友配合”。教理中心主任刘彤萱表示,“近年新领洗人数有所增长,期望教会团体进一步提供更全面的教友培育,以减少流失”。
但是三十年后,迪亚纳神父的“精神遗产”依然存在,并且是活生生的:他致力于一个“摆脱任何恶势力的世界”,他热心地服务于卡萨尔-迪普林奇佩(CasaldiPrincipe)团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鼓励年轻人摆脱犯罪组织的束缚和对轻松获利的幻想
圣伯多禄古老的宝座是爱的宝座,因为它向我们展示唯有相互的爱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基督徒团体并能同道偕行。
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场所、堂区或修会团体”检视我们是否“能与他人携手同行、给予聆听,克胜自以为是和只关心自己需求的诱惑”。
度奉献生活者的目标是继续在他们的团体和堂区践行对环境的保护,这样,在当地社团成员到访他们的家时,他们能够看到、意识到,并且效仿。宗教人士也深信,要使这奋斗取得成功,必须有某些替代品来解决塑料污染。
在这一视角下,圣召应在团体的帮助下被发现。事实上,圣召绝不是封闭于个人内心的宝贝,而是在充满信德、爱德与望德的团体中成长并巩固的,正如伯多禄继承人所强调的那样。
以下是本届教宗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全文: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2016年9月1日慈悲对待我们的共同家园联合东正教的弟兄姐妹们,并在其它基督信仰教会和团体的支持下,天主教会今天举行一年一度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
基督徒以这种方式思考和行事是不可接受的,有时他们会对某些政治选择情有独钟,而忽略了他们信仰的深刻信念:每个人,无论出身、肤色或宗教,都享有不可剥夺的尊严,博爱是至高无上的法则”(FT39)。
教宗呼吁所有人,包括个人、家庭、地方团体、各国及国际社会进行生态皈依,用若望保禄二世的话,就是改弦易辙,承担起照料共同家园任务的美德及责任。
这是一位具有军人气质的司铎,一位执教鞭育圣召的司铎,一位深爱中国文化的司铎,一位想把基督信仰和中国文化有机融合的司铎。他就是闻名遐迩的台湾辅仁大学校牧——赖效忠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