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在耶路撒冷那天,「耶稣的一众门徒仍然迷惘又恐惧,没有勇气走出去探索」。「我们有时也宁可留在我们环境的防护墙内。但是上主知道如何抵达我们这里,打开我们的心门。
没有电和食物,商店关门,人们生活在持续的恐惧之中。接着,马沙多总主教表示:“我们正在尽一切可能。
信中写道:“不要让焦虑和恐惧阻止你们敞开心智,接受天主的神在你们内和你们中间唤起的更新和活力。
我们众人都看到一些自由受到限制,除了痛苦外,疫情有时在我们心中也引起疑虑、恐惧和迷惘。”教宗感谢科学界的男女作出的贡献,他们“非常及时地找到最初的应对方法,使日常生活得以逐渐恢复”。
相反,教宗表示,他所喜爱的态度是“怀着信心对现实负起责任,立足于教会的智慧和鲜活的圣传,从而能够毫无恐惧地‘划到深处去’”。
因此,『关怀』并非下判断或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不会疑神疑鬼、恐惧不安,却本着健康的实事求是态度,朴实无华,懂得应对处境和照顾人们,并且在亲近天主、在主内日臻成熟的道路上陪伴他们」。
教宗解释道,耶稣死后第三天,门徒们因恐惧而聚集在一起,他们抛弃了受苦受难的老师之后,“被一种失败感所困扰”。因此,在看到耶稣的面容时他们应该感到羞愧。
实践和传递喜乐的人,拒绝“恐惧和抱怨”,不被“教条主义和道德主义所僵化”。(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雷西内拉祈求耶稣帮助他知道如何去面对丹尼斯,从开始对丹尼斯的嫌弃、保持距离,到最后恐惧、惊慌全部消失,且双臂紧紧地抱住丹尼斯,与他一起哭泣。
儿童的脸庞上本应充满幸福感与信任感,但是他们的小脸上却常常满是悲伤与恐惧。可见在这些儿童短短的生命中,他们不但看到、也已遭受了多少的痛苦?!让我们带给儿童一个和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