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多年来,妈妈常在我要更换家里旧家具和器皿时极力阻拦,最初我只是以为老人都是节俭的,可当我看到她捐献时一反常态的大度,才明白了她节俭的目的是为了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举例来说,布鲁克一家人被困在农村的家里时,有一名非犹太裔的男性捐赠了一车的生活必需品来协助受迫害的人。
多少年来都平安无事,信主了,家里竟遭此横祸,倾家荡产,性命难保。’我没有动摇,我不埋怨天主,我相信天主爱我们,我儿子一定会平平安安!这一切都应验了,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感恩!
他受到了医院和家里的两面夹击。我认真地聆听着,择机开导安慰他。那晚他很感动……当我们走出饭店时已是万家灯火。他口中哼着小曲,迈着轻盈矫健的步伐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但我们也会像当年祂的同乡人那样,认为我们早就认识祂,早就知道关于祂的一切,我们在堂区、要理班、在一个天主教文化的国家里与祂一起长大......为我们来说,祂也就是一个在附近的人而已,甚至是“太”近了。
如果你不记得,可以回到家里问一问,不要再忘记,因为这是一个新的生日。我们也要感谢那带我们去受洗的父母,那给我们付洗的代父、代母,那接纳我们的团体,并庆祝我们的洗礼:这个新的生日。
家里的那些雇工,对他更是赞不绝口。他们个个工作舒心,衣食无忧。
1924年,24岁的千里从伦敦大学毕业,正打算在哲学、逻辑学方面继续深造,突然接到家里的电报:姥姥病危,急速回家。回京后才知道家里急切要他和蔡葆真小姐结婚。
所以她排除顾虑,勇敢地在家里挂上了十字架,从此基督的旗帜在这里飘扬了起来。
这个司机家里穷,面对巨额赔偿,他们这个家可能就得妻离子散了。谁让我们是教友呢?自己承担吧!两口子商量后,决定承担一切赔偿责任。结果,家里攒的买楼钱12万全部赔偿给了死者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