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庄严的圣乐都是一次虔诚的祈祷,每一曲动听的圣歌都是一次真诚的赞美,每一次欣赏圣乐都会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天主的慈爱与伟大。
你的一切情感、一切行动都或者是起因于,或者是指向他人的。从生到死,你无时不牵系着他人,亲情、友情、爱情,社会、学校、家庭,你的哪个步伐不是在这些关系,这些环境里迈出的呢?
教宗的讲话以你在哪里?这句天主问亚当的话(创3:9)贯穿全文。他说:在纪念犹太人遭屠杀的这个地方,我们听到天主的这句问话在回荡。这句话涵盖了父亲失去子女的全部悲痛。
我们要建设修和的桥梁:在家里,让积怨已久的弟兄重归於好;在社会上,通过修和的桥梁建设和平的大道;在告解亭内,让那些寻求天主宽恕的人找到一位接纳他的父亲,而不是刑讯逼供的法官。
答:在我的家庭里我首先经验到这圣召的美好,我的家庭教导我与基督的关系,与基督在一起的美好。我的家庭带我去接受基督信徒的入门圣事,特别是圣体圣事。初领圣体是我第一次与基督相遇的极美妙的经验。
如果你戴眼镜,应该致谢中世纪的意大利比萨的修道院会士真福乔丹(BlessedJordanofPisa)。
他们出于对天主的爱和信仰的热忱,无私奉献,密切合作,其中有神职人员、教师、护士、学生、退休职工……他们愿透过声音,带给大家一份喜乐与平安。
在此后的时间里,在那两个人的世界里,史密斯与尼科尔斯沟通、交谈,做了警察和特工们都没能做到的事情——用她的家庭故事,她的鸡蛋薄饼,以及那本《生命的意义》的书籍,创造了一个奇迹。
“生,你哭着,人们却笑着;死,你笑着,人们却哭着。”记得《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露丝的未婚夫在海难之中幸免,然而却在后来生意失败之时选择了自尽,是对生的释然,还是对死的超脱,我始终不解。
天主教信仰不仅植根于理性,更有赖于信徒们的信仰体验,使之深化与升华。记得上大学时,假期回家,每天窗纸才微微泛白,透过朦胧的睡眼,总看见不知什么时候已起床的母亲在跪念玫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