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高中毕业的若望(Giovanni)是最后一个提问的学生。面对未知的将来,他渴望知道该如何了解天主对自己的梦想。教宗给的第一个建议是「发自内心的祈祷,与上主交谈」。
若没有塔比其的资助,这些孩子根本无法负担校服和书本费用。虽然学校的设施并不完善,但塔比其兄弟坚持在课堂中使用资讯与通讯科技,以引起学生的求学兴趣。
仰望圣体圣事中的耶稣,我们就会实现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死亡时刻的预言:‘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若十九37)。
一段时间后,她在圣伯多禄大殿由若望保禄二世领洗,把女儿作为奉献带到了祭台前,这是最大的恩典,她获得救赎的的果实。
10年后,1959年,教宗若望廿三世决定将圣座驻意大利大使馆迁到莱维的这栋别墅。
耶稣明确指出,“谁若不把他人视为弟兄姐妹,若不关心他的生活和处境,不分他的家庭、文化或社会背景,就‘不能做我的门徒’(同上,十四26)”。
“我谈论的社会训导与若望保禄二世同出一辙,我只是重复他的教导。但有人说‘教宗是共产主义者’。这是意识形态进入了教义,而当教义跌入意识形态时,就会有分裂的可能性”。
提到第二个行动纲领「陪伴与祈祷」,教宗指出,一个人若不在天主内扎根(参阅:路十38-42),却只是汲汲营营于有关天主的众多事务,他早晚会在旅途中失去天主。
此外,教宗也强调“没有研究就无法治疗”,“在医学治疗中,若不去研究,就没有前途”。教宗从这个视角谈到耶稣圣婴医院“早已展望未来,在罕见疾病的诊断和复杂疾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发展了精确疗法”。
他在使徒工作上并不出色,贪恋钱财(参阅:若十二1-11),但耶稣始终爱他,称之为「朋友」。魔鬼进入了犹达斯的心中,引诱他卖主求荣。教宗指出:「犹达斯心神不宁,贪念和对耶稣的爱令他备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