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许多人都知道死亡的可怕,人在死亡前的无奈,然而,为什么人们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作恶犯罪呢?因为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死亡,其实不是人生的终点,后面还有“审判”!
在痛苦和牺牲前,我们基督徒也像主耶稣一样,会难受,会流泪,然而,我们依然选择去爱。爱,就是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和使命。缺少了爱的精神,基督徒的一切辉煌都将似沙滩上的绘画。
“他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众百姓前,行事说话都有权力……然而,祂却被钉死了,埋葬了……我们原指望祂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满怀希望的人跌入失望的表现。
任何想依靠他力去传福音、发展教会的企图,不仅会在塑料花式辉煌过后,一地垃圾,无法传扬福音,而且会使主耶稣和教会在众人前面目全非!只有依靠主耶稣,我们才能将祂的福音更简单、更有效而直接地传给人。
不要在祂用丝绸装饰的祭坛前跪拜,却任由祂在外衣衫褴褛,死于饥寒。”这番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敬拜并非仅仅在教堂内,更在于我们如何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保禄宗徒则用“基督的身体”这一生动比喻(格前12:12-27),深刻阐明了信徒间休戚与共、互为肢体的有机联系,将“偕行”提升到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教会是『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之中,继续著自己的旅程』,宣扬著主的苦架与死亡,以待其重来(参格前十一26)。
回国前谒见教宗,恳求给中国这片辽阔的牧场一座朝圣之在,幸获恩准,其后他传教天陕西各地,因见眉县豹窝地理环境酷似耶路撒冷之加尔瓦略山,遂绘图上报罗马教廷,经教宗庇护六世恩准,命名为“十字山”并给予大赦,遂购买地兴建圣若瑟堂
他们想知道,在耶稣公开生活前的那些年里发生了什么?当耶稣还是个孩子时,他知道他就是天主子吗?当然,故事所讲述的和我们在家里所讲的没什么两样。关于耶稣和他的家人的故事很可能首先是通过口传。
正如我可敬的前人保禄六世明智肯定的,《发展乃是和平的新名词》(7)。为此,各国都应该严肃反省导致冲突战乱的根本原因,这些动乱经常是由不公道所引发的,进而以勇敢的自我批评来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