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流传在南美洲印第安人中间的故事。那里的人们说,上帝最初造人时,不是非要他们劳动不可的。他们既不需要房屋,也不需要衣食。他们都能活到百岁而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疾病。
一次,我自己进堂,没想到12岁的儿子后脚也来到了教堂,也不知道身无分文的他是怎么上的车,我好感动,也感到有些后怕。为了孩子的安全,我先生只好同意了。我信主的决心战胜了撒旦的干扰。
评:信仰的根基不坚固。问:你是如何看待念经的?答:我不会念经,就是早晚课也念不下来。不过我觉得天主是要你的心,而不是看谁念的经多。
人非生而知之,其明悟的升华,知识的积累,都要通过反复学习。而学习的途径,一是聆听别人的讲述,二是阅读他人的书籍著作。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的舅舅犯了心脏病,慌乱中,我抓起自己平日用的念珠就走,我把念珠放在舅舅的手里,并嘱咐他一定要依靠圣母。我和其他人一起念圣母经,诵念“病人之痊,为我等祈”。
天主塑造人,有时会以奇妙莫测的方式,让人捉摸不透,但其中的挚爱深情,往往感人肺腑,给人以永恒的教益。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发生在22年前。
礼仪圣事部于2014年6月8日五旬节,颁布了有关罗马弥撒中平安礼的通函(内容见信德网圣事礼仪栏目),基本上针对三个问题:1.罗马弥撒中平安礼的意义2.纠正滥用平安礼的陋习3.平安礼的意义要延伸于基督徒的生活一
24年前,主拣选我们一家人成为天主的儿女。想想我是多么的幸运,主耶稣让我认识了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主耶稣把能给我们的,全都给了我们,我们家深刻经验了天主的爱。
(路18:1-8)耶稣又提到了一个人半夜里去向他的邻居借三个饼,因为他要招待他突如其来的客人,其结果他的邻居不是为了他的客人,而是为了他恬不知耻的要求,就借给了他。
祈祷的力量1941年,李安福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取圣名若翰。16岁时有一个心愿:当一名神父,终生侍奉天主。但这一美好的愿望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