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仪的福音中,我们默观到一位纳匝肋的年轻姑娘,她刚刚接到天使的宣报,就立即动身去探望她的表姐。福音的这个表述真好:“启程(思高版:起身)”(路1:39)。
教宗方济各曾於2014年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会见坎迪达修女,并於今年2月20日,坎迪达修女110岁生日之际,向她贺寿及祝福。
杨树的枝条伸向天空,它的树干稳固而结实,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土中。教宗借用意大利诗人克莱孟·雷博拉(ClementeRebora)神父的一首诗来描绘他的想法,更好地说,是他对欧洲的梦想。
我想你们可以看到基督信徒在你们的国家中为帮助病人、孤儿、无家可归的人和流落异乡的人所行的慷慨作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建设更有人性和更公正的社会。
如果我们考虑到教宗方济各在新文本中提出的思想,即人的尊严,那就更加如此了。此处需要注意到《教理》作出的修改。先前的目标是对人的卫护,由于机制尚未健全,人会遭到行凶者的暴行。
对社会的不公平,对社会的不满,时常冲击着我的心灵,加上母亲的去世,让我一度陷入了悲观厌世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记得母亲临终时曾对我说:“回单位后,一定想办法找到教会,走进教堂,一定要领洗入教。”
教育部长泽农枢机主教指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哲学,而教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配合生活的新需要,所以也始终随着时代进行改革。
你们要把教会的福传使命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祈祷、学习、参加教会活动和细心积极地观察世界,继续寻找时代的印记;你们应不知疲倦地磨练自己,接受日常、系统的培育;你们作为平信徒所得到的独特圣召便是蒙召叫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做勇敢
他还告诉我们:在老西开事件中,当时的比利时传教士雷鸣远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反对法租界的扩张;甚至还详细地告诉我们这一史实的出处!
然後,教宗谈到社会友谊的概念。教宗说,希望你们有能力创建这种友谊,首先从凝聚我们的事物出发,进行讨论,不要在我们的分歧点上互不相让。总而言之,你们应该一同为公益效力,即使彼此怀着不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