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缅怀进德之友李斌(若望)老师
2022-05-05

李老师于1932年2月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芦村出生,原名福星,圣名若望;少年时被北京的姨妈接去入读北京小修院;解放前夕,妈妈将其接回老家送到临清教区小修院就读;后考入山东教育学院,曾在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班进修

门徒班的故事
2014-06-16

杨显芝性格外向爱说爱笑,可是自己五岁的丈夫,常爱挑妻子说话上的毛病,杨显芝又不相让,于是夫妻经常拌嘴。别看丈夫从小领洗,却从来不进堂,没有信德,谁也劝不了。

见证二则
2014-08-14

想到家里三个弟兄年龄都,不能没有父亲这个顶梁柱,他就跪在父亲床前恳切祈祷。祈祷,不断地祈祷,16个小时后,父亲真的醒来了,他开心极了。

香港:教区献身生活年开幕,无分彼此团结各修会
2014-12-04

教区献身生活年专责小组为该些活动举行揭幕礼,邀请全港各大男女修会出席在基督君王堂举行的讲座,有逾二百位修道人出席。  

寒暑三年 心系福传
2006-10-13

在趣味方面,我们出版了一些教会幽默、寓言,圣经连环画及生活的知识,也深得教友们的喜爱。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读者,激励了投稿。  

山东:莱钢聚会所祝圣典礼于若翰诞辰日举行
2015-06-25

刘爱江、丁仁美夫妇携带乐器、音响在祝圣活动中演唱,赞美天主济南辛甸堂区的刘爱江、丁仁美夫妇,济南杨庄堂区的李艳、丁浩、崔华帅等教友前来助兴。

一位朴实的好牧人
2015-08-24

有个教友风趣地说:我们南堂三个负责牧灵工作的神父各有千秋,李玉龙神父是米面,张锦神父是调和的五味,陈忧道神父是更换口味的芥末油。南堂这一锅属灵的饭被他们三个烹饪得有滋有味啊!再回到李神父这里吧。

从“平安粥”到年节饭
2011-03-07

有的孩子还特意给自己的家人、朋友用小桶或盆带回去。由于堂里厨房条件有限,为尽力满足教外朋友的需求,许多教友只能礼让了……大家为何特别喜欢喝这羊肉粥呢?

故乡的新春乐
2011-03-14

这时一个眼尖手快的姑娘从中抽出一件件宝宝用的衣服摆在胸前,惹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我把摆满饺子的盖帘板儿往外端。阳光照射在雪地上很耀眼,天气却是干冷干冷的,房上树上到处是银色的积雪。

唯有祈祷献恩人
2011-03-28

1986年,王平安收养了第一个露宿麦场的智障人员,以后又陆续收养了无儿无女身患重病的本村人崔肥,双目失明的任丘人苑法,病倒街头的流浪汉天津人赵永贞……1999年,王平安家的小院已盛不下日益增多的孤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