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总结:「贤士跟着那颗光,他们来到耶稣跟前,『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若望福音1:9)。
真学问,不在文凭之有无,也不只在高等学府,而在明白事理,尤其明白为人之道,孔子主张“君子学道则爱人”立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含义限于不加害于人,是消极的“无为之爱”。
而是真里包着假、实里裹着虚、善里藏着恶、蜜里拌着毒药。让人神魂颠倒地落入由谎言构筑的名利陷阱、富贵泥潭而不能自拔。耶稣之所以说恶魔是说谎者的父亲,就是指他的狡诈——充满邪恶阴暗的畸形智慧。
最后,在其末了的话,更加倍地强调圣经的重要,要弟茂德将“所学习、所确信的圣经,存在心里”(弟后3:14),务要宣讲真道,不论顺境逆境,总要坚持不变(弟后4:2)。
信仰以复活的宣报为开始:真生命比死亡更为强大。只有在复活的光照下,才能理解基督信仰对死亡的看法。 当我们这样理解死亡的时候,死亡的意义便改变了。
如果守斋能真正打破我们的保障,之后为他人带来益处,帮助我们培养慈善撒玛黎雅人的作风,俯身救助自己处于困境中的弟兄并照顾他;守斋才有意义。 教宗然后讲解四旬期旅程中的第三个要素施舍。
在身上撒灰表示做补赎与忧愁,也象征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主礼者在额头上点圣灰,并念:人啊,你要记住,你原来是灰土,将来仍要归于灰土。这句经文源自创3:19,使人忆起原祖被逐出乐园的情景。
在耶路撒冷犹太大会堂的撒罗满圣殿(HeichalShlomo)中心内,教宗将礼貌性会见两位以色列的大经师。
教宗亦會在相傳是耶穌出生地的馬槽廣場主持露天彌撒。廣場上已聚集大批民眾等候。方濟各中東之行一連三日,隨後將到以色列與東正教領袖會面,在聖墓教堂舉行會議,並到訪哭牆。
我们想想西满术士、阿纳尼雅和撒斐辣。这些人利用教会来牟取自己的利益。我们在堂区、教区团体和修会中都看过这种人,很多甚至是教会的恩人呢!他们以恩人的身分趾高气扬,最后在桌底下做起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