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恳求,「因为我们这样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向祂展现「我们的创伤和痛苦,好能感受到祂赐予的怜悯,体尝到祂的爱」。
他们态度冷漠,一如富有的人对拉匝禄的痛苦漠不关心。这就是冷漠的深渊」。教宗表明,今天面临「冷漠的全球化」。疫情当头,罗马居民或许担心商店关闭,不能每天散步,却忘了挨饿的孩子、卡在国界上的非自愿移民。
今天让我们关怀服刑人,他们在这不稳定且痛苦的时刻备受煎熬。」在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中,大圣若瑟被称为「义人」,也就是「有信仰的人」(参阅:玛一16、18-21、24)。
(2)祈主恩赐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在感恩的同时学会吃苦耐劳,懂得痛苦的意义。(三)圣周六典礼1.祈祷意向:(1)祈求基督之光照耀我心灵,使我能心灵纯洁,事主热诚。
面对疫情,人人心中都有许多疑问,有些疑惑涉及天主,例如:「在我们的痛苦前,天主会怎么做?天主在哪里?为什么祂不赶快替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教宗指出,耶稣的受难史有助于找到答案。
长远看来,始终取得正面成效,但是这得经历多少艰辛、多少痛苦、多少磨难!」这不仅发生在安提约基雅,在《宗徒大事禄》里比比皆是。那么,魔鬼摧毁福传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教宗表明,是嫉妒。
我把我的烦恼和痛苦托付给祢:我相信祢,我信赖祢。』」耶稣给门徒们的第二个解方是祂的这段话:「我去为你们预备地方。」教宗表示,耶稣为我们在天国预留席位。
困难一来,比如生活中的痛苦和困扰,他们就失去了那尚脆弱的信德,好像落在石头当中的种子很快就枯萎。”谈到接纳天主圣言的第三种方式,教宗表示,那就是让圣言的种子落在荆棘生长的灌木丛中。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的《众位弟兄》新通谕直接谈到移民、难民和所有流离失所者及边缘人士的喜乐和希望、忧虑和痛苦。通谕的核心吁请在各民族和各国之间存有更大的手足之情和社会友谊”。
这段时期的礼仪伴随着我们从迎接主耶稣骑着驴子进圣城的喜悦,到目睹祂获罪受刑的痛苦。教宗在讲道中说:「我们要从惊喜之情重新出发;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对祂说:『主,祢多么爱我!我对祢来说多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