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深圳:宝安堂区信友为他人洗脚效法耶稣服务精神
2011-04-26

新教堂于去年11月18日祝圣后,宝安堂区从此前租赁的约五六百平米,仅能容纳500人左右的圣堂迁到真正属于教会的新教堂。今年,宝安堂区首次在新教堂度过圣周和复活节。

与上主“邂逅”黎里古镇
2011-07-22

没有动辄数万游客的熙熙攘攘,走在市河两岸的街上,看着小镇居民千年不变的规律的自然饮食、起居,你会感觉到,这,就是江南水乡。你找寻了她许久,跋涉了千山万水,蓦然回首,她就在你面前。

罗马:教宗接见荷兰驻圣座新大使表示: 没有计算或利益,教会的力量来自对基督的信仰
2011-10-23

教宗本笃十六世继续说:「教会,特别是圣座,是那些手无寸铁、贫穷、疾病、人和少数族群或只是尚未出生者的强烈呼声。教会总是努力推动自然正义,这是它的权利和义务。」

追思父亲
2011-11-14

父亲出生于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自幼接受了洗礼并受到了良好的宗教信仰熏陶,成年后在内蒙古三盛公修道院修道,由于时局动荡迫使父亲离开了修院,在天兴泉小学任教,动乱的烟火不断,父亲无奈回到陕北老家务农。

两个92岁的前辈
2013-11-04

无论社会还是教会一直倡导关注老人,关怀老人,全力构建敬老爱的氛围。但为老人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精神层面的关怀做得是否到位,值得我们的神长教友深思。

上海:昆明学校沉痛悼念杨道公老师
2013-12-17

徐岳峰老师代表昆明中学师生在追思礼仪中悼念杨道公老师在杨道公老师病重期间,昆明学校的党政领导、杨老师生前的领导、老同事、学生等数次前往医院探望。

两位老人不同的晚年生活
2014-01-25

这两个老人都出身于教友家庭,晚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状况。先说那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的丈夫是个建筑工人。她人虽缺点很多,但对主还算热心,能常去教堂参与弥撒,带领老伴念好早晚课。

有这样一位老人
2005-06-23

接触时间长了,热心的教友常常对我的忘乎所以加以圣化教导,我很感激,也很惶恐,心里也多少有点不知所措,唯独见到韩阿姨,我的心完全放松,行为上也在她慈爱的目光中端庄起来,觉得自己特象一个乖巧的女儿。

爱因斯坦——关于死亡
2005-11-04

我自己已经开始变,因此,我现在非常强烈地体会到这一切。我感到死亡犹如一笔终究要偿还的旧债。虽然如此,人们出于本能还是尽一切可能推迟归还的日期。这就是大自然和我们玩的游戏。

感悟承诺
2003-01-16

当年,有人对我说:“你是教友了,当传道员吧!”“现在哪有时间,退休了再当吧!”无意中对天主做了承诺,而我却没有意识到。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我提前离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