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常惊骇恐慌之中,他也深知自己不配受此奇恩异宠,所以在称呼耶稣为主的过程,他也看清了自己与神奇大能之主的差距而更加谦卑。但耶稣却对他说:不要害怕!从今以后,你要做捕人的渔夫!
达味圣王说:上主,你是我的磐石,我的保障,我的避难所;你是我的天主,我所一心依靠的磐石;你是我的护盾,我救恩的角,我的堡垒。(咏18:3)天主是我们人生的价值所在。
孝敬你父亲和母亲——这是附有恩许的第一条诫命——为使你得到幸福并在地上延年益寿。(弗6:2-3)
教宗解释道:若瑟手中握有这奥迹,以他的缄默和劳作提供协助,直到蒙天主恩召为止。我们称这个担负起父亲义务和奥迹使命的人为天父的身影,天主父的身影。
教宗强调,祭台是奉献感恩祭、报谢主恩的中心(同上,296号)。全体会众围绕在代表基督的祭台周围,不是要彼此相视,而是要注视基督,因为基督是会众的核心,从未远离它。
他说:只有天主能给我们真正的幸福:我们浪费时间去别处寻求它是无用的,在财富、享乐、权力、事业中……天主的王国是我们所有的实现启发,因为它是,在同一时间,要有人的救恩和天主的光荣
十六、不要想别人应当爱你一个人如果常想别人应当爱他,他得了别人的恩待一定不知道感激,而且还常会对别人发出不满意的态度和言语来,责怪别人待他不好。他总觉得别人照他所希望的对待他,不过是别人当尽的本分。
事实上,向他人宣讲耶稣的救恩,不但令他人,也令宣讲者获得喜乐。教宗方济各的最後一个基本特性就是福传,教会必须走出去,将福音带给每个受造物。
我们希望得到天主的救恩,却不愿跟随天主的教导,这样能体会到信仰的喜乐吗?就好像一个学生,只在学校报名,而不愿意去上课学习,他能取得好成绩吗?
教宗最後勉励人人对穷人感到「有所亏欠」,好能「互相扶持,实现让人蒙受救恩的相遇,信德获得支持,爱德富有成效,望德受到鼓舞,在迈向上主的旅途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