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马骏声神父在他所著的《神修学》中已经详述了这种自我控制的灵修方法,并且指出,在自我约束的前提下应更进一步地实行神修反攻,其具体操练的格式就是,绝对的相反自己:自己想看的偏不去看,想说的偏不去说,想听的偏不去听
教宗在诏书中也指出当代的严重罪行是人类的极度自私和对天父慈悲的冷漠。希望我们每个基督徒能不断的反省自身对慈悲的缺失和匮乏,用心体会天父的慈悲,用慈悲去关注身边最微小的兄弟姊妹。
教宗接着谈到罗马城,指出罗马城与全世界的这种处境并非毫无相干。
教宗指出,《圣经》一开始就把慈悲作为天主的名字。《出谷纪》记述天主将自己启示给梅瑟,称自己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於发怒、富於慈爱忠诚(卅四6)。因此,慈悲、宽仁、缓於发怒及富於慈爱忠诚是天主的四个属性。
教宗指出,少年达味不被人看重,却蒙上主拣选;上主派遣撒慕尔为他傅油,上主的神便降临於达味。从那天起,达味成了蒙上主拣选、由上主傅油的人。教宗自问自答说:上主就这样使他成了圣人吗?不!
教宗在谈到达味和巴特舍巴的故事时指出,魔鬼会诱惑我们陷入与诸罪截然不同的腐败,以致我们觉得不再需要天主的宽恕。犯罪有多种形式,无论犯哪种罪我们都可以诚恳地请求天主的宽恕,并肯定天主将宽恕我们。
教宗在视频讯息中指出,这主题「提醒我们,复活主耶稣始终生活并临在於祂的教会内,尤其在祂的圣体圣血内。基督在我们中间的临在不只是个慰藉,更是一项保证和一个召唤。
教宗指出:今天,所有为教宗和教会服务的人都应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明确而直接,在它面前我们无法逃避或者保持中立,也不能推辞不答或委托他人回答。
1644年,汤若望进入北京之后,汤若望向清廷进献历书范本一册,指出旧有历书的谬误之处,且准确预言日食,清廷采用他所进献的历法,定名为《时宪历》,并在历书封面印有依西洋新法五字。
龙基神父指出,「胆怯和信德是两个不停争夺人心的对手。圣经中的天主圣言从头到尾都在安慰人心,不断地呼吁说:不要胆怯,不要害怕!」胆怯与其说是缺乏勇气,不如说是「缺乏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