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邀请众人想像耶稣与门徒对话的场景:耶稣教导门徒做众人的仆役,门徒却说:『不,我们最好别问太多,还是继续我们原本的话题吧。』门徒宁可私下争论彼此之间谁最大。
教宗最後说:学习慈悲待人,就是学习主耶稣做他人的近人,不惧怕那些被遗弃的人、被罪恶‘玷污’的人。学习慈悲待人,就是学习与那些跌倒的人握手,而不怕旁人的窃窃私语。
教宗说,耶稣许诺不会让我们沦为孤儿,祂在十字架上把祂的母亲赐给我们,让她做我们的母亲。我们基督徒拥有一位母亲,即耶稣的母亲;我们拥有一位父亲,即耶稣的父亲。我们不是孤儿!
冯骥才说:它们都不怕人,有时会在你的胳膊上站成一排,甚至踩着你的头顶、肩头或耳朵……它们不担心被捉了去,因为那里没人捉它们,吃它们,没有人炸麻雀、炖鸽子做下酒菜。
教宗表示:基督徒的合一不是一种‘倒退’的大公运动,不是让某些人背离自己的信仰历史;合一也不容许我们劝人改变宗教,这样做反而有害於大公行程。
不过,祂这样做是为了爱,好让他们发现另一种财富,那种只有上主才能给予的财富。教宗说:这种财富不是那种你自认为拥有的灵魂上的财富,因为你是个好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好事,一切都很平静。
对于一位基督徒来说,是时刻践行爱人如己的光荣圣道,诚信,坚守以主耶稣为光荣的榜样做真人、真事,取信于人,方能在人群中宣讲福音,见证天主的光荣。
基督徒的生命需要扎根,若是没有根基,即便可以拥有外表的喜乐光鲜,但也经不起任何的患难与考验,天主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是生命坚固的磐石,只有听见天主的话并按照天主的话去实行的人,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让天主的话做我们生命的磐石
实际上,这就是做使徒的态度。他们感受到天主的爱,不愿自己独享这份经验,因为福音的喜乐充满使徒团体的生命,这就是传教的喜乐(《福音的喜乐》劝谕21号)。
他们是怎麽做的呢?‘你是我们的夥伴,不要担心,我们有权力宽恕你的一切!’不,他们没这麽说!他们说:‘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是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