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充分地从不同族群的相遇与互动中,深刻体会人们的信仰、语言及生命体验各有其多元性。更重要的是,他同时从中领悟全人类的终极,其实殊途同归,万流合一。沙勿略,是多样态全球化的首位倡导者。
独身奉献生活者急剧减少:随着世俗时代的来临,西方的天主教会早已经进入了信仰的寒冬(卡尔·拉内语),这表现在独身的奉献生活者在近几十年来急剧下降及教友进堂率大幅降低的现象上。
特别是那些有着不同文化、语言和性格的成员,我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力来承受这个压力吗?最后有两个因素帮助我在困难中承担起了这份使命。第一、我相信,既然天主给了我这份工作,就会赐给我足够的恩典去完成它。
当祂阻止别人向那位犯奸淫被捉住的妇人投掷石块时(参阅:若八1-11),以及在祂离世的前一天晚上,告诉伯多禄把剑放回原处时(参阅:玛廿六52),耶稣已经标示了一条非暴力的途径了。
她勤奋好学,曾先后到过香港、黎巴嫩、叙利亚、阿富汗、埃及,最后来到以色列圣城耶路撒冷,在耶稣的出生地伯冷城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服务于世界各地的朝圣者。晚年的她回到自己的会院。
此时,更令人想起耶稣回答伯多禄宗徒的话:在今世你们就要得到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亲、儿女、田地(谷10:30)。的确,二十五年的铎职生活,实实在在见证并感受了耶稣对伯多禄宗徒的许诺。
据《格肋孟书》记载,匝凯奉献家产之后,挂冠而去,背井离乡,当了伯多禄的侍从而义无反顾。后来又被伯多禄立为凯撒勒雅城的主教,最后在豪郎地方为主致命。
可是,从信仰的角度来说,是耶稣拣选的教会的磐石,伯多路的继承人,教会这么多年来看,他是一个爱的大家庭,是爱的力量一直独裁着!!!一代传一代!
在基督──其奥体教会的元首身上,所有信徒共同组成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属于主的民族,为宣扬他的荣耀(伯前2:9)。
只有从与改变人生的天主之爱相遇起步,我们才能与祂共融、我们彼此共融;为兄弟姐妹们提供一个可信的见证,从而让人知道我们心中的希望的理由(参见伯前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