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总在想:耶稣既为天主子,受天父的派遣,建立地上的神国,那么在三年的传教生涯中,理应有他的传教宣言。通过通读和研究圣经新约的四部福音,我们终于在若望福音中找到了“耶稣宣言的大纲”。
是啊,倘若天主真的存在,为什么在写给她神师的信中,德肋撒姆姆却说自己“看,却看不见;听,却听不到;启动双唇,却说不出话来”呢?其实,“天主住在不可接近的光中,没有人看见过他,也不能看见。”
这次国内教会以及海外的神长教友为四川灾区奉献爱心的热情炽热感人!
另外,进德公益也准备在这里搭建起一座150平方米的临时活动板房,除了满足这里的神长教友主日举行和参与弥撒圣祭之外,还可用作当地教会举行各项公益活动和开展义诊服务活动之需。
教宗介绍了圣人的生平和神修教导,同时指出圣若望十字架的神修教导是抵达成圣境界的可靠道路。教宗说圣人教导我们:跟随基督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帮助我们每日生活的一盏明灯。
一名基督信徒,在圣神的催促下,应对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和坎坷的人生有所感觉,并常牢记在心:教会的使命是天主的工作,并非单靠个人的能力,而是要与我们的弟兄姊妹,一起在教会的共融中,并在教会牧者的引导下成就,因为祂要我们与祂在爱的共融中生活
根据今年5月17日圣座教义部公布的新准则,凭借无阻碍,“即使不能肯定上述现象超自然性是否真实,却能认出圣神施展作为的许多标记”,因此,教义部“鼓励该教区主教正确评价其牧灵价值,并推动此灵性活动的传播,包括到朝圣地朝圣
教会作为天主子民,正在等待主教代表会议的主角——圣神——带来一个新的黎明。
佛教源自古印度宗教,在印度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经》中,将宇宙分为天、空、地三界,天界有天神,空界有空神,地界有地神,佛教基本上继承了婆罗门教的世界观,把天道划分为"三界二十八天"。
因为包上凝聚着神长们对他的期望、鼓励和挚爱,记载着他福传路上的风风雨雨,累累硕果,见证了福传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