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在天堂享见天主,同吾主耶稣、童贞圣母玛利亚、及一切天神圣人,永享万福万乐,再无丝毫困苦,畏惧扰乱。我们做基督徒的,如何才能在死后升天堂呢?其实,每个基督徒都很清楚!
教宗表明:「伯多禄从事耶稣善师的事业(参阅:若十四12)。当我们怀著信德注视著伯多禄,我们便会看到耶稣基督。」再者,天父在祂儿女的创伤中施展温柔慈爱。教宗阐明,「疾病阻碍病人在生活中向前迈进。
教宗承认这是「耶稣善师给我们立定的高标准」,而且「我们无法在暴力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或是建设国家社会」。教宗指出,耶稣勉励我们在一个「无视并且持续忽视慈悲怜悯的美德」的世界里「彼此相爱」。
接着,教宗提及一个圣善之人的例子。这个人由衷忏悔、热心祈祷,奉献一切给上主,但上主仍不满意。某天,这个人对上主有些生气,说:「上主,我搞不懂祢,我把一切献给了祢,祢却始终不满足,仿佛有所匮乏。
被问及该如何善度这段艰难时光,教宗表示:「我们必须重新寻获渺小事物的具体意义,实际而细腻地关怀周遭的亲友,明白我们的珍宝藏在渺小的事物里,诸如微不足道的举动。
埋葬亡者是个慈悲善功,它自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让我们为这些冒著生命危险和感染风险的人祈祷。」当天的福音记载,耶稣告诉门徒,世界憎恨自己和他们(参阅:若十五18-21)。
传扬福音,施行洗礼,教导人依循耶稣善师的道路前行,也就是走福音之路。教宗表示,这些是耶稣托付于宗徒的使命,这个前往万民中间的使命也关乎今天的我们。「这救恩的讯息首先意味著作见证的义务。
他虽然厌烦军队生活,但同时也是一位勇于善战和出色的军官。正如许多爱慕基督的人那样,富高也是从信仰的边缘开始,逐渐走向天主。年轻的富高开始寻找天主,他如此恳求说:“我的天主,如果祢存在,请让我认识祢。”
教宗敦促基督徒善度四旬期。他说:“我们蒙召接纳我们良心中的光,向天主的无限慈爱、祂的充满温柔与良善的慈悲敞开我们的心扉”。教宗总结道,在我们恳求天主宽恕时,祂始终宽恕我们的罪过。
「因著圣事恩宠的力量,执事致力于为礼仪、福音和爱德善功服务。」但执事的职务不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