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明确提及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绝非一个偶然。他提醒教会,绝不可遗弃病人是一道无上命令。撒玛黎雅人看到并深切关怀那个受伤的人,用自己的所有资源去帮助他。
教宗方济各4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教宗谈及圣斯德望的榜样,指出教会「需要我们人人成为先知」,以加强我们对天主的归属感。
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教宗首先指出今天是天主之爱的盛宴,然後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他的省思。教宗表明,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祂先爱了我们。先知们用了在春天最先绽放的杏花来解释这个事实。
是这群人,毫无怨言地为基督的神国大业,献上了自己的生命;是这群人,欢欢喜喜地变卖了所有的一切,买下了那颗珍珠(玛13:46);是这群人,心甘情愿地为了完成基督交给他们的使命抛头颅,洒热血,全心、全力、全意地完成基督在世未完成的赎世工程
这次访问「属于天主赐予的『惊喜』」,教宗与阿兹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在阿布扎比签署了一份关于人类手足情谊的文件,重申「所有男女都蒙召成为弟兄姊妹,因为人人都是天主的儿女」。
在宗徒们之间,伯多禄脱颖而出:他是宗徒之首(参阅:玛十六18),从复活主手上领受使命(参阅:若廿一15-17),在五旬节率先宣讲福音(参阅:宗二14-41),在耶路撒冷会议上扮演领导角色(参阅:宗十五;
在斯德望殉道后,紧接着就爆发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行动,“许多基督徒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教宗指出,在《宗徒大事录》中,受迫害好似“宗徒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然而,福传的火焰并没有熄灭。
教宗主持清晨弥撒(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2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在礼仪开始之际,他挂念著当前全球疫情中身处困境的家庭。
(玛13:16-17)以基督的智慧开启眼目,发现社会人群,尤其那些弱小者的需要,以爱的动力,服务教会,造福他人。口“我的口要宣讲智慧。”
主人知道此事后,就惩罚了那个无情的仆人(玛十八21-35)。教宗省思这个比喻时,特别谈到以君王为代表的天主的态度和人的态度。他说,在天主的态度中正义是慈悲的,而人的态度则限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