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满是补丁的衣服,露着脚跟的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那安详而充满喜乐的面庞更使我记忆犹新。记得在一个冬天的主日弥撒后,我冷得直打哆嗦,看见他,正和教友说话,出于幼稚便去给他把鞋勾起来。
拜过十四处的苦路,跪在圣母楼前,高唱《圣山》,那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在耳畔响彻。休息一会儿,随祷文的开始,向着圣殿走去。走进圣殿,圣母的面庞还是那么慈祥。
我们确信,到了圣门,上主将走到我们每个人身边,给予我们那安慰人心的有力话语:‘不要哭了!’(路七13)这是人类苦难与天主怜悯的相遇之门。
根据那遗存的碑文知道是纪念文主教和神乐院院长蒙难的碑文。我不知道现在墓碑怎么样了,这是1994年的事儿。
能真正配得上崇拜的只有那唯一的天主,而我们要效法的圣人不过是指向天主的手指。我们是要顺着手指去看那指向的方向和目标,而不是盯着那个手指不放。当然,我也不否认个别信友确实存在迷信行为。
可是,有一件事一直使我很内疚,那就是在我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人遭遇了车祸,血淋淋地躺在公路上,旁边的人都在袖手旁观。救,还是不救?
我们只有相信了真神天主,相信天主就是造物主和人类的主宰,并且投奔他的怀抱,那我们才是最幸福的人。人若离开天主找幸福,那便是缘木求鱼,徒劳无益。不应忘记:人是天主造的,人的幸福就在于得到造物主。
在他内,在他的思想和爱内,不仅仅是我们的影子会继续生存;不,那在他内,在他创造性的爱内被确保继续生存的,是我们的整个存有和特别性。
所以,一位好的传道人,要追随那外邦宗徒对弟茂德的劝告:“只要我们有吃有穿,就当知足。”(弟前6:8)而且他推崇节俭的美德,尽管工作繁劳,仍然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MiguelÁngelAyusoGuixot)枢机在介绍这个部会的工作时,特别谈了与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立的稳固关系,且每年都在其它不同传统宗教的节庆机会上送去贺函,例如穆斯林的斋戒月、佛教徒的卫塞节、印度教的排灯节、耆那教徒纪念大雄尊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