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在镇上做生意的,镇上没有教堂,她就把自家的门面房奉献出来做临时小祈祷所,从没有收过房租、电费、水费。神父每次吃饭都是她家主动包揽,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她有事,她就会提前安排好神父的饭菜。
冬天,教堂里面没有暖气,上了年纪的老神父依然每天为教友们举行弥撒圣祭,就是因为太冷的原因,那个时候庞神父的腿脚已经不是很好了。庞神父平时省吃俭用攒的钱都给了教会和一些生活有困难的教友们。
除了长崎,京都市河原町主教座堂及殉道圣人曾途经的冈山市教堂,也举行了纪念宣圣周年的弥撒。
来自法国的若望会士在现场写中国书法的小春联,吸引好奇的参观者围观,成为「超人气」的摊位,达到了走出教堂向外福传的博览会设定目标。
好像父亲真的走了,不然教堂里怎么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甚至主日、瞻礼。好像父亲真的走了,不然大门怎么会整日紧闭,家里没有他的衣物与行李。
教友们的学习精神也很令人感动,很多教友都是居住离教堂四十多里开外的村庄。这里的教友百分之八十都是新教友,居住的又特别的分散。举办一次培训班实属不易。
五、没有必要把社会上的节目引进来,因为不管是教内的人还是教外的人,他们要看的是看我们圣教会的节目,而不是外面社会上的节目;要看社会上的节目,何必到我们教堂里来看呢?
11月24日上午8点半,在大北街教堂内举行信德年闭幕礼。由教区陈功鳌主教主礼,教区和来自修院的神父16位共祭。主教讲道后,邀请全体参礼人员相应教宗号召,开展新福传,庄严隆重地重发信仰宣誓词。
他是第一个踏入回教堂的教宗。 天主教徒和回教徒估计总共占世界人口的一半。教宗本笃16世肩负着这些信徒的期望。
即使身居高位,公务缠身时,仍雷打不动地每天早晨去花园路的圣若瑟教堂望完弥撒后,再去上班。曾先生不仅敬畏上主,而且对父母孝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