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关于教宗方济各牧职中的重大创新,采访了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他说: 答:教宗方济各的第一个创新是他的名号,从一开始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方济各完全是个新名号,先教宗们从未用过。
当时教会刚刚开放,教区神职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几位老神父,所有教堂都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毁掉,没有教产,没有人,百业待兴,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所以他不停地奔走各处行圣事、想法设法落实教产。
因为铎职的服务是指向基督,所以它具有很深的存在性,就是神父变成了他所做的,如同基督所做的一样。神父在被祝圣时有了不可毁灭的标记,这标记就是让神父永久地去服务。
1954年北京教区的王伯尼神父接掌华语节目部的工作。从那一年开始,电台按时每周播音一次,每次十五分钟。1958年七月开始,我们将每周的播音次数增至三次。
北疆博物院院长是耶稣会神父黎桑,他的中国名字叫桑志华(1876-1952)。1912年,取得动物学博士学位的桑志华提出要在中国北方建立北疆博物院。
六十四岁的达西尔.多默(DasilThomas)为儿女寻找对象而参加相亲活动。 他说:「我已为他们分别选定了三个对象,希望很快便可以为他们完婚。」
比如,今年初教区便邀请了本笃会黄克镳神父主持圣职人员週年学习营,共同研讨圣本笃会会规及精神,藉此加强我们参加者的灵修、信仰生活及整合。
他们在学习乐理和练习圣歌期间,不时邀请一些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为他们讲解要理,进行分享交流。最近,在上海佘山修院攻读神学的刘修士回乡探亲,被邀参加了一次分享。
为解脱思想上的困惑,受好奇心的驱使,开始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几经周折于2004年1月份进入了西什库堂慕道班的学习。刚开始听课程的内容,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因为在这之前,我差不多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节目中,意大利资深记者马西莫·米洛尼和教廷改革问题九枢机委员会秘书,意大利阿尔巴诺教区主教马尔切洛·塞梅拉罗、圣座社会传播秘书处负责人达里奥·维加诺蒙席、耶稣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