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朝圣多少含有一些飘泊的况味,以及对天主信赖的流露,就如同申命纪中所陈述的有关以色列祖先的行旅之途:我的祖先原是飘泊的阿兰人,下到埃及,同少数的家人寄居在那里,竟成了一强大有力、人口众多的民族。
我永远不会忘记1946年的复活节。那时,父亲已去世5年,只有16岁的达莲娜,14岁的我和12岁的欧茜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妈妈要供养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极简朴,但我们的小屋里每天都有歌声和笑声。
《犹太教》一词在《新约》中仅有两次出现(迦1:13———14),犹太教也就是犹太人所接受的宗教(即旧约时代犹太人的信仰,主耶稣时代的犹太人信仰亦是如此)。
他的救恩不仅仅限于三天的逾越奥迹或三年的传教生涯,而是他整个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他来的使命———带给人类救赎的宠爱。
凡寻找天主,却又盼望得到世俗安慰的人,是以相反的方向寻找天主,像这样的态度,必定找不到天主。寻找天主,是真正的朝圣之旅。这种朝圣,要求全心、全力、全意、全灵地投入。
那个时候,越是不允许外教人进入教堂参与圣诞瞻礼,他们越是对这个瞻礼感兴趣,总要想方设法混进去,比如跟随信教的亲友一起进去,或者托个熟人介绍进去,但那些没有门路的人就要自己创造条件混进去了。
心月妹妹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眼看着大学里的同窗好友都纷纷步入了婚礼的殿堂,可自己和男朋友的婚事依然是举棋不定。说到原因,最难以调和的是两人的价值观。
难道那些带着孩子来听道的众多妇女中竟也没有一个人带干粮吗?为什么只有一个儿童会把自己带的饼和鱼奉献出来?要知道这五个饼和两条鱼足够这个孩子吃一天了。
访问的目的首先是为道歉,为战争向中国人民和中国教会当面道歉。当然,我也希望推动中国教会的修和。所以,每次访问,我尽量选择不同的教区,不同的地方,尽可能地接触当地的神长教友。
这表明了天主对孝道的重视,孝顺父母,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蒙受天主降福的途径。《德训篇》中也多处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孝敬父亲,可赎罪过;尊敬母亲,是为自己积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