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们想起福音开篇所引用的先知预告: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依七14)。教宗解释道,这一切都在说明天主的身分,祂的名字意思是与谁同在。
福音记载,耶稣驱逐魔鬼後,给我们「阐明一个真理」:邪魔「从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寻找一个安息之所,却没有找着,就决定回到原来那个人身上,「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来」;於是,那个人最後的处境比先前更坏了
这需要你们充满热情地尊重人的权利,追求正义,不断增加耶稣所赐的爱与和平。教宗对缅甸青年提出一个挑战,要他们回答圣保禄宗徒在第一篇读经中提出的问题:人若从未听到祂,又怎能信祂呢?(参阅:罗十14)。
我们被一种文化所包围,它一方面崇拜青春,设法使之永驻;另一方面,却把青年排除在外,不让他们成为主角。这是粉饰的哲学。教宗接着谈到青年的失业问题,说道:一个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会怎样呢?
在挖掘现场所发现的四个房间中,有些可能是一个库房。另一个房间的结构则有不同:它有着由砖块构成的墙壁,铺有来自斯巴达、埃及和现在的突尼斯的红色、绿色和蜂蜜色大理石地板。
主教议会续指,妇委会对警方调查的刑事案件作调查,显示递交报告的个人所「隐藏的政治议题和共性」。该会说,提议侵犯由宪法所保障的宗教自由,而且是制造宗派紧张和暴力的一部分。
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地。为什么天主要梅瑟将鞋子脱下?梅瑟是一个牧羊的人,他穿着鞋子到处走来走去,不管是刮风天还是下雨天,不管是在草地上,泥地上,还是旷野里,他到处走。
但「我们不怕把十字架当作一个挫败时刻来默观」,教宗阐释当天的第二篇读经(斐二6-11),强调「保禄在省思耶稣基督的奥秘时,告诉我们耶稣空虚了自己、贬抑了自己,祂承担了我们所有的罪过、世上所有的罪过。
刚过去的春天,丝卡拉菲亚在《罗马观察报》附送的女性杂志中,以专题探讨修女们所面对的问题:她们往往被罗马教廷的高层官员看待成家佣。丝卡拉菲亚成为传媒工作者前,是位历史学者。
因此它能掩饰被一时的情绪波动所带动的危险。不少天主教徒被这些团体所吸引,这个事实成了摩擦的原因,但也成了我们个人检讨和牧灵更新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