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斯定明确否认说:「我不说玛利亚屈服于撒殚,因为他预先拥有基督复活的恩宠。」
深刻认识到整个受造物是天主交给人类负责的工程祈祷;传教意向:为主教、司铎和执事们成为到天涯海角去孜孜不倦地宣讲福音的人祈祷;四月祈祷意向:为公开的信仰礼仪生活和祈祷成为教友们的生命源泉祈祷;传教意向:为传教区的地方教会成为希望与复活的标志和工具祈祷
这段时期以祈祷和分享、静默守斋为特征,在期待中迎接复活的喜乐。教宗说,努力关怀近人,特别是弱势族群和遭排斥的人,渴望他人获得益处,也是检验我们是否忠于福音的标准。
我们可以在这大家庭共同祈祷,如果不能出席堂区的苦路善工时,可在家中祈祷、思过悔罪、多做克己,藉苦路图像默想重温基督的救赎工程,并配合今天生活作反省等,都能帮助我们作好心灵准备,步武基督,与他共死同生,一同复活
教宗说:伯多禄宗徒体验到,在追随耶稣的路上才有真正的自由,他被复活闪耀的光芒所环绕,从此他才能见证主复活了,直到为此殉道。 伯多禄宗徒的这段事迹显示出祈祷的力量。
我被一个强烈渴望推动着﹐就是宣报复活主将祂的平安留给了门徒﹐全概括在这句话里:『我将我的平安赏给你们』。」
接着,李保平神父从几个方面讲述《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即教会应该是把复活的主告诉别人;教会应该是向世界开放的教会;教会应该是大公教会,教会的使命是走向世界,走向人们,跟不同的人、不同信仰的人们对话
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在耶稣基督的复活中找到了真实与可信的答案。教会这样祈祷说: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我们现世的生命是为了准备另一种生命,与天父同在的生命。
领受圣仪最重要的是教友的信德,因为这一切仪式的效能都是由耶稣基督逾越的奥迹,即他的死亡、复活而来的。
耶稣死后的第三天,玛利亚与玛达肋纳拿着香水去敷抹耶稣,延续和完成在伯达尼癞病人西满的家中已开始的敷油,她依然忠贞爱主,她是新盟约的“忠实净配”,如此她获赐复活的主耶稣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