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教教研中心,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徐神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人”的发展,为一个大同的世界和更丰盛的生命而做地盐
教宗的讲道越来越吸引人,他又说:“基督信徒的存在是为了把天主显示给人,只有在看得见天主的地方,那里才开始有真正的生命。只有当我们在基督内与生活的天主相遇,我们才会认识什么是生命。
我们从不感到疲倦,因为这些玫瑰经奥秘非常简单却同时非常深邃,因为都是玛利亚生命的奥秘,是基督的奥秘,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奥秘,无论是欢喜、光明、痛苦、荣福各端,都与我们个人、我们的家庭、城市、国家、教会和整个世界有关
他们为了我们这些受灾的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许多志愿者帮我们排忧解难,让我和奶奶的心里感觉特别热乎。他们不畏恐惧牺牲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你将生命献给微笑,将你的生命奉献于消除怨恨的努力。只有母亲才知道失去儿子意味著什么,透过失去儿子的痛苦,透过这悲痛,你能够说出‘我们都是兄弟’,传播这爱的话语。”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成圣,或者圣德,并不是人本身的作为成就,而是人向天主的光敞开自己心灵的窗户,让天主的光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因此,所谓圣德,首先该当是一个人让天主来爱他。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忠于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意职到我们都要对彼此负责,我们的选择和服务的质素,对许多人的生命历程确实带来影响。
诚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先生的中肯名言:“我们通过获得而存活于世,我们通过给予而升华生命[或我们通过付出而让生命富有价值]。”
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着最深刻的疑问:“天主是谁,祂对我们的旨意是甚么?是什么(或更准确地说:是谁)值得花费我们的生命?是否有比死亡更强大的势力?”
生命在于有改变的能力去找到新爱之方式。实际上,耶稣向尼苛德摩谈及重生,这不仅可能,而且在我们旅途中的某些时刻甚至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