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世俗化是一种生活提议,是一种「朝生暮死、讲求外表的文化」。它的价值观肤浅,是一种「不懂得忠诚的文化,因为它随著情况改变,凡事都能商量妥协」。
这是援助苦难教会组织在题为《伊斯兰国之后的生活,伊拉克基督徒的新挑战》报告中发出的警告。该报告探讨了基督徒返回他们家乡伊拉克尼尼微平原后所面临的威胁。
存留在耶稣内,意味着与耶稣分享自己生活的每个层面,以耶稣为自己的生活中心。
主教作为教区礼仪生活的主持者,管理使用梵二大公会议前礼仪的责任重回到主教身上。“根据圣座的指导方针,授权在教区内使用1962年弥撒经书的权力属于主教”。
2021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行动造就未来」,旨在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
平信徒明白基督徒的使命是什么,他们能够去福传,就是去见证基督徒的生活。”随后,在谈到全球正处于战争和疫情大流行的艰困时期,平信徒的重要性时,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部长肯定地表示这比以往更重要。
实践信仰太重要了,当生活变得不便时,也不能将其搁置一旁。教宗提醒道:“如果一个年长者由于他的软弱而将实践信仰视为无关紧要的事,这样就会让年轻人相信信仰与生活没有真正的关系。”
施与的人是幸福的,不为自己生活的人是幸福的,怜悯、良善和正义的人是幸福的,爱天主和爱人的人是幸福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3月16日接见大约六百位司铎和即将晋铎的修士,告诉他们今天有不少人以为他们不需要天主也能生活得很好。面对这样的现象,司铎的任务就是要使人们在告解圣事中重新发现他们需要天主慈悲的爱。
毫无疑问,不论犹太教或伊斯兰教的信徒,不论天主教、东正教或其它基督信仰教派的信徒,所有的人都是天主的肖像,我们都蒙召成为如同天主一般圣善慈悲(参阅:肋十一44;玛五48),但我们却不真正如此生活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