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巴郎(亚伯辣罕)是旧约的“信德之父”;圣若瑟是新约的“信德之父”。若瑟,通过自己听了天主的话而去实践的生命,说明了“信德的内涵”。他用自己的信德,培育了小耶稣。主耶稣用自己的信德,培育了门徒们。
驳斥亚略异端,确定了教会的基本信条,史称《尼西亚信经》。公元431年,天主教会又在厄弗所召开大公会议。以圣济利禄为首的神学家们,批驳聂斯多略异端。聂斯多略,生于叙利亚,原是安提约基雅城隐修院院长。
在2025禧年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特殊节点,望德促使我们信徒回顾天主的信实作为,亚巴郎——亚伯拉罕从蒙召离开本土前往应许之地,到以色列民族在苦难中坚守对天主拯救的盼望,这些过往的事迹都成为当下基督信徒满怀希望的坚实基础
厄里亚开始祈祷,火就降下来,烧尽了祭品(参列上18:20-38)。教会忠实地效法这个榜样:她总是恳求“请来吧!请来吧!“,每当她向圣神说话时,总是呼求”请来吧”。
主耶稣用先知依撒依亚的话惊醒当时的犹太人,其实是非常严厉的谴责。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群而言,谴责他们用“虚假”和“偷梁换柱”的方法敬拜天主(神),就是最大的讽刺和警钟。
王芝如修女,1925年10月27日出生,圣名斐肋米纳。在北京若瑟小学(今长辛店小学)入读,1937年转到光华附小,中学在光华女中就读,一直到1945年高中毕业考上辅仁大学,1949年7月从辅大毕业。
2006年2月10日,在病榻上由王根成神父为她授洗,洗名德肋撒。在她生命弥留之际,由西柳林堂区副本堂贾晟毅神父,带领10余名福传员,屡次上门为她送圣体、帮临终。
第五章又是在水池旁边;第六章在葛法翁那里,显了增饼的奇迹,行走于水上;第七章帐棚节最后一天,耶稣站在高高的地方跟人们说我这里有水,谁渴了便来喝;第八章到第十九章,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兵士用长枪刺透他的肋旁
对于基督信仰团体来说,现在正应与玛尔大一道坦诚地再次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纳匝肋的耶稣内:是的,主,我信祢是默西亚,天主子,要来到世界上的那一位(同上27)。
在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一司祭和肋未人从旁边经过,却对当前被强盗打得半死的人,冷漠以待(参阅路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