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之间本没有大小之分,人人平等,谁也管不了谁,更缺乏教友之间的信仰交流和生活交集,我们的信德和教会知识的浅薄也可想而知。
公告接着表示,谁若与基督结合,他便会发现不论是谁,只要他有意愿,即使黑暗和死亡也能成为与光明和生命共融的场所。
我们的孩子们以前知道彼此相爱,学会共处、接纳及开放的文化,现在却变得故步自封,各做各的;谁若能得到自己的权利,甚至不顾及别人的权利而毫不犹豫地向前奔。
谁若忽略这项努力,就会失去和平。这次研讨会在科尔贝神父殉道的地方举行,正是要提醒青年一代建设和平未来的重要性。
他回顾了刚刚结束的缅甸和孟加拉国牧灵访问,指出谁若不与苦难的弟兄一同受苦,就应该省思自身信仰的真诚度以及自己的人性,即使这位弟兄在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上与自己有所不同。
反而都非常喜乐,因为大家都知道为何而来,为谁而做。全能永生的天主!
这个强烈经验令桑德里枢机明白,「谁若感到这项基本人权受到怀疑,就为我们见证了对天主的深切依附,并从他的内心深处激发一种『将自己奉献於天主』的能力;这对我们过於安逸的西方信仰有所裨益」。
耶稣向我们表明,祂就是「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51节)。主耶稣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祂的血,在你们内,便没有生命。」
教宗说,‘身份’的问题并不容易,它会促使我们自问我是谁,而这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即我生命有何意义。
谁若自称相信天主,必定也爱好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