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弥撒本身的目标就是圣父在圣神内透过耶稣圣化我们,也让我们渐进如主耶稣为人舍生拯救普天大众,完全奉献自我的境界。
不是为了自私,或者为了满足自我,满足私欲!而是服务,奉献和牺牲!婚姻家庭,就如一项事业,经营的好与坏,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倘若我们离群索居,或只度自我封闭及与世隔绝的团体生活,我们就无法传播信仰,也无法回应人对天主的饥渴和多种新形式的宗教情愫。基督徒不可只顾自己和自己的需要,这样就会助长一种精神上的消费主义。
耶稣藉着祂的宣讲,更透过祂在十字架上的自我奉献来完成这一切。教宗说:这是比法利塞人和经师更高超的义德。耶稣藉此教导我们如何圆满地履行天主的旨意。
仁爱传教女修会九月五日假大角咀的中华圣母堂奉献弥撒,庆祝会祖圣德兰修女瞻礼。主礼杨鸣章主教鼓励信徒效法圣女响应基督的渴,与人分享信仰与爱,尤其是社会上最弱小的一群。
当天也是圣伯多禄大殿和圣保禄大殿奉献日。教宗表明,面对人类尊严被践踏,基督徒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或以宿命论地态度表示无能为力,却应像耶稣那样,伸出援助之手。
伦理神学家达味·加西亚(DavidGarcia,图)神父向与会者说,根据教会训导,器官捐赠祇有是出于行善及自我奉献才“值得赞许”。他强调,其价值不应被交易行为贬低。
从中不难看出,主动奉献爱心、乐于施舍的信友仍占少数。一些人心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的困难还解决不了,那还顾得了别人的麻木心态。勿庸讳言,教友群体中,确有富裕与拮据的差别。
母亲一生勤俭,但是很大方,乐于奉献。每个主日去教堂参与弥撒,总会特意带上5元钱用来捐献给备修院。5元不多,但母亲从未间断过。她还将自己懂事勤劳的大女儿奉献给了教会,修会生活一直以来也是大姐的向往。
斋戒的形式不局限于限制吃喝娱乐上面,还有很多的方式,比如做补赎、善工、义工、奉献、祈祷、捐钱捐物,尽力关心身边的老弱者、探望病患者,或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斋戒内化于心,外化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