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三个月后印度南部灾区重建和灾民复员速度加快,地方教会发挥了重大作用。各界赈灾人员、宗教人士和志愿人员仍然继续投身赈灾第一线。
印度加尔各答总主教德索萨(ThomasD’Souza)9月5日圣德肋撒修女纪念日向《亚洲新闻》作出证实。
12岁时萌生了做修女的愿望,18岁远赴印度受训成为修女,27岁发终身誓愿并升任女修道院院长。自38岁起,她开始了在加尔各答贫民窟为赤贫者、濒死者、弃婴、麻疯病人服务的生涯。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周六的地震中至少死了5846人,这是雅加达的社会事务部近日统计的悲哀数字。那么,为地震灾民教会都做了什么呢?在雅加达的传教士劳伦奇神父说:“主教府不断传来
印度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10月19日被封为真福。圣父表示“毫无疑问,德肋撒修女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传教士之一。以最普世性的语言———无私奉献的爱,不计较得失、关注最有需要者”。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13日上午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後,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接见了前一天获释的印度籍慈幼会士多默‧乌仲纳里尔(ThomasUzhunnalil)神父。
仁爱传教修女会印度籍修女玛尔定(MartindePorres)高龄82岁,获选参与这个意义深远的象征性举动。她住在罗马会院,每天与教宗一起为里斯本世青节同心祈祷。
此外,一对夫妻就混合婚姻作了见证,女方是天主教徒,男方是印度教徒。主教们也鼓励青年,强调子女的角色,不应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夫妻身上。
来源:国家民委
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到的是伊拉克和印度”。教宗因此呼吁说:“我吁请有关政府和宗教当局不遗余力,早日恢复法治和人民间的和睦相处,使诚实忠信的国民知道他们可以信赖国家体制适当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