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周五,全体生活营的学员们守大斋一天,张老师讲了生命中的九个阶段,以心灵整合的方式讲解。并邀请4位神父为大家听告解,在和好圣事中,恢复了与天主的关系,人们脸上荡漾出轻盈喜乐。
那年冬天,女孩生病了,爷爷抱着她去就近的一家诊所看病,由于注射庆大霉素过量,导致两耳听力逐渐下降,留下了终身的遗恨。爷爷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
首先登场的是教区备修院歌咏团,修生们身穿白衣,宛如天使,在陆阳老师的指挥下,由管风琴伴奏,演唱了《慈悲禧年曲》和《献祭歌》,为此次交流会开了一个好头儿。
他们坐下来,沉默在圣言的临在中,这个老隐修士开始哭泣,院长也不能自已,双手捂住脸跟着哭泣,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哭泣,撕心裂肺地哭泣。
我心生感动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套套绕绕没白来。小女儿说得更好,是耶稣被咱们的精神感动了。这个周六寻找主的圣殿,也是生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这儿子是他生的!他一见到这个儿子归来便跑上前去,把他抱住,甚至不让他说完忏悔的话,好似要将他的口封住。他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怀有这麽大的爱和喜悦(参:路十五11-32)。
关於教育,教宗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剥削劳动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工作并不是为人的尊严服务,人反而成了工作的奴隶。
对天主的错误印象产生所有恐惧中最大的恐惧:因着天主令人敬畏的面容,亚当心生胆怯。而耶稣来,正是为了使这两者之间充满阳光。」我们也会因狂风大浪而胆怯。
在前两天半的课时当中,潘老师向大家精心讲论了弥撒的概论和定义,而后两天半的课程则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弥撒经文和动作礼仪,并在课程当中生动地引经据典,为大家指出所讲的礼仪要点在《圣经》及天主教主要文献当中的具体论据
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怜悯,而非某种模糊的情感。有一个人在旅途中遇到了强盗的袭击和劫掠,奄奄一息躺在路边,那些本该向他伸出援手的司祭和肋未人却视而不见,暴露了他们虚伪的爱德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