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赐给每一位基督徒恩宠,叫他在兄弟的生活中,特别是那些做了令人不快和错误事情的人的生活中,书写一篇关于良善的故事。藉著一句话、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我们可以将我们所领受的最珍贵的礼物传递给他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能把真正的福音真理,及时地传给一切“饥渴”的人,实在是我们当前最为神圣的使命,同时也是基督徒为社会做贡献的伟大契机。故此,我呼吁应加大力度,培育福传骨干。
爱德基金会是中国基督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民间组织,秉持源自《圣经·马太福音20:27-28》的“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宗徒团体的重建显示出在基督徒团体的基因中本身就有“共融”与“自由”,这使得基督徒不畏惧差异,不贪恋财物和恩典,不怕成为天主的见证人。
他们表示,「随著环境危机日益加剧,我们基督徒迫切应当成为自己信仰的见证人,勇敢地采取行动,保护彼此共享的恩典」。新闻稿引述了全球天主教气候运动执行长因苏亚(TomásInsua)的声明。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从《依撒意亚先知书》获取灵感,以“高山”、“登上”和“万民”3个词论述教会传教的意义,强调基督徒要怀著爱走向他人,因为传教“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份应奉献的恩典”。
教宗指出,这段旅程以初期基督徒遭受迫害为起点,但迫害非但令福传停顿,反而成了拓展园地和播撒圣言种子的机遇。教宗解释说,基督徒没有恐惧,他们必须逃避,但随身带著圣言,将圣言传到各处。
教宗指出,耶稣的这个教导乃是预先告诉我们,那些不去祂那里的基督徒必被赶走。“对有信仰者而言没有折衷之道:属于耶稣的人不可围著自己转,他必须走出自己,来到耶稣那里”。
这份爱「为基督徒的心灵」赐下圣神,让祂助祐我们承行天主的旨意,扶持我们,安慰我们,改变人心,使我们向真理和爱敞开心扉。教宗方济各5月17日复活期第六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的讲话中如此表示。
因此,除了关怀圣地基督徒的举措之外,圣墓骑士团也要为每个成员提供「适当的宗教培育计划,以巩固他们与主耶稣必不可少的关系,尤其是祈祷、默想圣经,以及深入认识教会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