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堂次数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信仰生活被现实生活吞噬了,仁慈的天主被人性的偏情排挤到了天边。面对摆在我们福传人员面前的老问题、新麻烦,我们应积极应对,采取必要的帮扶策略,尽量避免教友的流失。
可就是越发地腾不出时间来进堂,从此,我们也是难得见上一面。也难怪,踏入了社会,与社会人一同交往,脑子里灌输的也净是些闲杂事物,所以肯定不能像从前那样一心一意地注视天主。
换言之,我们不应再用进、出牢狱的模式来思考,而应用造就和转化的过程来看待此问题:不是我们死后天主才论功行赏或论罪处罚,而是我们的思想行为在此时此刻就已经要么造就了牢狱般的生活,要么把牢狱转化为天堂般的境界
乌干达的民主制度非常脆弱,经历过多年的一党专政,现在进入了多党执政时期,但是政治人士倾向於把不同党派、不同群体视为敌人,而非同一个家庭内持不同意见的弟兄姐妹。
门徒们接过耶稣的轭後,便进入了与祂的共融,因为基督处在人与天主关系的中央。教宗说:耶稣把祂的轭交给门徒,藉此使法律得到满全。
世俗进入了他的心,麻痹了他的灵魂。世俗如同一个‘黑洞’,吞噬善,熄灭爱,因为它把一切都吞到自己肚子里。因此,他们只重表像,意识不到别人的存在,漠视一切。
有两名公教进行会的儿童陪伴教宗站在宗座大楼的书房窗口,其中一名儿童宣读他们的和平誓言。最後,教宗邀请在场的儿童一起释放象徵和平的气球,祝愿他们在家庭中活出和平、谦卑和分享的精神。
然而,倘若进教信主是在受到世俗利害观影响下偶然作出的选择,在心底并不真正相信或者不甚明了基督的爱和救恩,那么,他们追随基督也许只是想从中得到好处,现世和来世的好处。
教宗引用《进堂咏》展开弥撒讲道,天主,求祢检视我,明悉我的心思;求祢察看我是否走入歧途,求祢引导我迈上永生的道路。
’在弥撒进堂咏中有一句颂词很美:‘凡口渴的,请到水泉来!这是免费的、无需花钱的水,你们喜悦地来解渴吧。如果我们向上主说:‘是的,我愿意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