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堂前,一定明白我是来做什么,要知道不是参加一个普通的聚会,而是与主相遇,与最亲最爱的主约会相聚。来之前应有一种渴望,有充分、全面的思想、行动的准备。
前几天去一个叫张白的村庄,那天正好是个主日,我就到了教堂,时间还有点早,就和几个教友聊天,无意间发现本堂神父忙里忙外,就连堂里的钟都亲自敲,我很是不解,就问身边的一位教友:你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吗?
《从补回37元所想到的》,一个并不十分吸引人的题目,它的内容却触动了我的心。
当我知道此事时,打电话给这位神父询问此事,他回答我说:Peter老师,在弥撒中,神父举扬圣体时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大家拿去吃,此时神父举扬的圣体是完整的。
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救恩的日子。”(格后6:1-2)按照教会的礼仪,从三月一日开始进入四旬斋期,无独有偶,三月一日是圣若瑟月的开始。四旬期和若瑟月巧遇同一天开始,这在教会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藉由外在的标记,去表达内心的虔诚。以下是一些在天主教会中常见的标记,其中一些是物质标记,一些是动作或行动标记。
编者按:张俊胜老师是河北省吴桥县的一位教友,他1995年领洗加入教会。下面这篇文章是他以及他的家人的信主经过,从他的讲述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信仰在我们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
真诚感谢你们为主的事业做出完美牺牲和无私奉献;没有神父的慷慨付出就没有教会兴旺的今天。”
这段经历使我感受到了来自无数教友的浓浓关爱,感受到了做神父的幸福,也由此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人间的美好。事情还要从1月7日说起。
2011年5月2日天刚破晓,甘肃天水教区赵建章神父照惯例于教堂附近的马路上晨练。正漫步时,突然发现一位失去双腿的中年男子,艰难地爬行在人行道上。神父近前细问,他说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