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三对情侣的提问时,教宗谈到当代社会的现状:许多人害怕作出最终、持续一生、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选择。今天,一切都在飞速变化,毫无稳固和持久而言。
(第16、29题)(七)教友在面对家庭困境时,能感受到教会与他们同行吗?若然,从那方面能感受到?
埃米利亚修女1836年25岁时对父亲说:为了天主,我得离开你们,我希望服务穷人,我们必须到穷人的声音呼唤我们的地方去。埃米利亚与其他两位女孩创立了圣母始胎无染原罪修女会。
教宗方济各3月12日上午在接见宗座圣赦法院内署法庭课程学员时如此表示。宗座圣赦法院在罗马举办这项课程,旨在帮助新司铎们正确施行修和圣事。教宗还提到当天是他入修会57周年。
於是,教宗指出,重生团体的第三个标记是「在承受磨难时的坚忍不拔」:要忍受困难、困境,忍受流言蜚语和疾病,忍受痛失挚爱的「苦楚」。
因此,当基督徒贪恋钱财时,就会立下既想追求天国又想追求尘世的基督徒恶表。耶稣所称的迫害和十字架正是考验我们的试金石。这意味着我们要弃绝自己,承受每日的十字架之苦。
看得出来,他在会晤信友时感到非常自在,任由群众触摸他,听他们述説。我们尤其看到教宗在接见病人和处境困难者时,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他总是给予和接受。这是教宗方济各的一大恩典,一大天份。
17岁时遇到有神恩的要理传授员本笃·里西马蒂。通过里西马蒂,他认识了教会并领洗入教。为了向里西马蒂表示敬意,取圣名本笃。达斯瓦喜欢种地,为整个村庄供应蔬菜,帮助穷人和青年。
直到今天耶稣还在圣体圣事中与忏悔时宽恕我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被刺杀后,马上降福并宽恕了刺杀他的凶手。有个故事讲的是在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当她请我当代母而作自我介绍时,把自己如何入佛教的事情讲得明明白白,对佛经的种类,如数家珍,什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金刚经》、《地藏经》等经典讲得头头是道,说起佛教的规矩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