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回忆说,该修会创始人圣若瑟·马雷洛(GiuseppeMarello)留给追随者的使命表现出你们特有的神恩,在生活和使徒服务中重现纳匝肋人若瑟所活出的服务精神。
我们要接受耶稣带给我们的惊喜,好能重新生活,因为生活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拥有财物或功名成就,而在于发现自己被爱。这是生活的伟大之处:发现自己被爱!生活的伟大之处即在于爱的美好。
虔诚的信仰,热心的祈祷,得到了天主的应允、圣母的关照,过了不多久,就有个朋友给我介绍了对象,也是教友。我们相处一段时间后,感觉很融洽、很投机,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德多纳蒂斯解释道,活出圣德意味着快乐地生活,而非平庸度日。这道劝谕「有助於我们保持辽阔的眼界」,抵抗「那缩小视野、丧失愿景、满足於得过且过的诱惑」。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负担,诸如: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但归根到底,无外乎由这三种而来,一种是由个人的私欲行为不检点而招来的,一种是由撒旦加给我们的,另一种是天主让我们担负的。
因此,我们若想成为一个好基督徒,就需要牢记与耶稣的首次相遇,以及随後的多次相遇。记忆的恩宠使我在受到考验的时刻坚定不移。基督徒旅程上的第二个地标是祈祷。
每次假期,我从上海回到家乡度假,他都会来我家看望我,和我探讨圣教会的道理。我也会买几本上海光启社出版的教会圣书送他。他如饥似渴,读了又读,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就和我讨论,有时,一直讨论到深夜。
在谈到当天的福音时,教宗提到主耶稣所讲的比喻的重点是: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言语,而是我们的行为,尤其是皈依和信德的行为。教宗指出耶稣时代的以色列宗教领导人把信仰生活变成了例行公事。
追悼会上,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主席杨晓亭主教,首先宣读“一会一团”的唁电,高度评价宗主教爱国爱教、为主奉献、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所有神职和修道人学习的典范。
今天的世界,在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上虽然正处在相对主义的潮流中,但是名符其实的基督信仰在面对各种打击或排挤的时候,仍然屹立不摇。这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依据就是两千年来教会历史中圣人圣女的生活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