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正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日子,人们都穿着羽绒服,不愿把手伸到外面来,他却手持冰冷的摄像机,一会拍神父在祭台上高举圣爵,一会拍教友们聚精会神参与弥撒圣事的镜头,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多钟,子时弥撒结束后才悄然离去
为了纪念这位先教宗,教宗梵蒂冈城国代理主教安杰洛·科马斯特里枢机于这天下午五点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宝座祭台举行一台追思弥撒。
在梵二以前,司铎每次从祭衣房走到祭台时,都会口念“EgoipseJesus”,这句话提醒司铎:“我就是基督本人”。如果这种信念成为司铎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他就更应该在日常生活注意自己的身份。
新堂落成,又有许多要做的事,诸如祭台、桌椅、跪凳、坐凳、住房、办公室等等,黄老师协助本堂神父,发挥堂管会的作用,向有关单位求拨款,在教友中纳奉献(教友中数黄老师献的最多)。
在祭台前方供人瞻仰的圣髑乃是新真福的心脏:这颗心至今依然在许多人的心中,尤其是在新真福父母亲的心中跳跃着。
当我手捧蜡烛上去读经的时候,感觉自己好怕好孤独,祭台被黑暗笼罩着。幸亏有这微弱的火光陪伴着我,给我增添了勇气。耶稣,我知道,你的奉献之歌正遇上了休止符,而接下来就会是澎湃的主旋律。
这位道明会士表示,除外墙变黑,窗户也陈旧必需刷油漆,祭台木板凹陷部分需要修补,公文呈报之后石沉大海,使得整修工作动弹不得,使他很无奈,教友也很失望。
想想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和教友们为了小店堂口的发展做了多少事,付出了多少心血,今天,天主垂顾了我们,我们终于有一个“家”了,正如神父所说:天主的祭台随着小店的教友飘荡了四次,如同当年以色列人抬着天主的约柜在旷野中飘流了四十年
进堂后尽量以祭台为中心靠前找位置,方便尽量留给后到者。圣堂不是追时髦的地方,服装方面自己也必须要注意,如:夏天露着膀子;冬天巾不取帽不摘等等。
进堂门时朝前观,先看祭台和圣龛。红灯亮,标志明,顶礼膜拜心有诚。供有圣体单膝跪,姿势规范要到位。明供圣体双膝拜,这个要求应常态。点个头,鞠个躬,显得礼仪有些轻。进堂门,快找位,东跑西串就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