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出生在河北平山县一个老教友家庭,嫁给同样家境贫寒的父亲。父亲早逝后,母亲为养活7个儿女,常穿越崎岖不平的羊肠小径,到集上卖豆腐卖羊杂汤,受尽艰难。
刘修士分享道:“祖祖辈辈都务农的家族,只出了我这一个大学生,听到我要修道的消息,不信教的父亲动员全家的亲戚,对我施加了强大的压力,甚至扬言要找我的代父龙老师拼命;一向待我十分友好的同事们,对我另眼相待,
天主如同《路加福音》比喻中的父亲:这个父亲不但不怨恨离家出走的小儿子,反而日日夜夜等候他。这儿子是他生的!他一见到这个儿子归来便跑上前去,把他抱住,甚至不让他说完忏悔的话,好似要将他的口封住。
参观画作的有刚上幼儿园的孩童,也有年愈古稀的老者,还有怀抱婴儿的年轻父亲,更有来自异国他乡的基督信徒。
巴盟教区主教府的李宏文穆小英夫妇已经年近半百,可爱的女儿正在读大二,小英的母亲是热心的教友,这个四口之家上敬下爱,其乐融融,他们每天进堂参与弥撒,女儿读经,父亲辅祭,感谢天主赐予的福乐。
天主与你们的人民同行,牵着他们的手,有如一个父亲领着他的孩子,在许多境况中陪伴着他。这就是我们,也是教会必须经常做到的:聆听、参与及接近人群,与人同甘共苦。
教宗说,父亲总是眺望远方的路,期待荡子回头。荡子回来後,还来不及开口请求宽恕,父亲就立即把他抱在怀里。我们众人就是这个荡子,我们也要勇於接纳宽恕的恩宠。
原来,小女孩刚刚一岁时,她的母亲就离家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她与奶奶、父亲在一起生活。不幸的是父亲于一年前突然离世,只剩下她和奶奶相依为命。
他说,最重要的人将是他的家人,特别是他生病的父亲。他说:「他几乎不能走路,但他会来,他不能错过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位执事30岁,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
可以这么说,我觉得好似身在父亲的拥抱中,被父亲所爱抚。对我个人而言,重复这一举动给了我如此强大的力量,因为这是事实:我也可以说:‘我受到慈悲的恩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