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需要舍己为人,正如我们今天(圣方济各撒肋爵纪念日)在弥撒开始的集祷经中所求的。谦逊、温良、舍己为人,我们知道为做这些事,得忍气吞声。
我最难忘的是她凝视德肋撒修女的一段话“我们常常没有机会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小事”,那目光让我想起德肋撒修女的目光———宁静、执着、满是对天主爱的回应。那是一种将爱升华的美。
又有一个肋未人,也是一样;他到了那里,看了看,也从旁边走过去。
教宗引述当天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说,天主始终是忠实的,因为祂不能否认自己,可是子民却不侧耳细听祂的言语。耶肋米亚先知告诉我们,天主做了很多事为吸引子民的心,但子民却总是对天主不忠。
龙基神父以圣母玛利亚在纳匝肋30年默默无闻的生活经验为题,强调天主总是接近人,接近人的日常需要。
教宗表示,玛利亚玛达肋纳遇见复活的耶稣後便马上把这消息告诉门徒们,她因此成了使徒的典范。
耶稣在洗者若翰被捕後,亲自进入加里肋亚播散天国来临的巨大希望。
在要理讲授前诵读的《福音》中,记述了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的自我表述:上主的神临於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路四18)。教宗说:耶稣说得真好,这就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出示的身份证!
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爱因斯坦(科学家、和平主义者,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弥留之际,在1955年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德肋撒(天主教仁爱传教会会祖
教宗说:“将我们联系起来的信仰纽带可以追溯到宗徒时代,特别是伯多禄和安德肋两位宗徒的联系,依照传统是安德肋宗徒将信仰带到你们的土地上。他们是血缘兄弟,尤其在为主倾流鲜血上两人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