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成为相遇文化的推动者,去除冷漠和分裂,使这片土地大声咏唱上主的慈悲”。
人人应当抵拒那令我们袖手旁观的个人主义和冷漠,却要本著责任感和整体生态观念,进行生态皈依,以人性尊严为先。与会者表明,泛亚马逊地区的环境恶化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步。
正如新冠病毒的疫苗珍贵又必要,它的研发进展时常见报,医生、科学家和研究界这几个月以来努力不懈,以求达成目标;同样地,我们该反省,政治界、劳动界和个人,是否也在努力取得一剂能对抗冷漠的疫苗。
「事实上,我们看到俗物越多,冷漠往往越严重、团结精神越低落」。第二条思路是可持续性。它不只是「经济、科技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更包括「世代之间的可持续性」。
「在一个充斥着个人主义、自我成就和冷漠待人的社会里,你们要善度共同生活的经验和其中的日常挑战」。团体生活有不少挑战,比方说:制造小团体、离群索居、说他人坏话、自以为高人一等或是聪明过人等等。
这不是“通过一些施舍来减轻我们良心的责任,而是对抗用以看待穷人的冷漠和不义的文化”。施舍是偶然性的,分享则是持久行为。
我们要做出慈悲的见证,发挥温柔的怜悯心,渴望接近他人并在盛行的冷漠中施以援手。教宗接着引用了意大利一位亲近穷人的已故主教贝罗(ToninoBello)的名言:「我们应当创造安排希望。」
面对地中海的移民问题,他谴责了“冷漠的全球化”。至今,教宗已在意大利进行了30多次旅行,并多次访问了一些城市,比如,他曾6次到访亚西西。
第二种:冷漠。太多的痛苦,其实大部分是自己加给自己的,没有了爱别人的勇气,也没有接受爱的勇气,这样的人拥有许多的理由,让他不去爱,也不去改变自己,忘记了自己的信仰是什么?
事实上,真正污染损坏人和社会的癞病是罪恶,也就是骄傲和自私,它们在人的心灵中产生冷漠、仇恨和暴力。这种毁坏人类面容的精神上的癞病,除了天主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治愈,因为天主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