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半年后,爷爷也因肝硬化腹水离开人世,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爷爷去世后两个月,母亲也因病离我而去,留下了孤单无助的我和刚刚两个月的儿子,一家四口,只剩下我一个,我真的不知道,天主会给我这么大的考验
这间学校位于肯亚偏远且半乾旱地区的一条村落,经常发生乾旱与飢荒,整间学校只有一台连线不佳的桌上电脑,而且讯号接收得十分差。
当日上午7点半,堂区举行了隆重的感恩圣祭,来表达对玫瑰圣母的特别的敬礼与孝爱。礼仪由陆学清神父主祭,朱才龙神父、赵国军神父、赵宗德神父、周伯泉神父及徐麒方神父和百岁司铎张振华神父共祭。
1958年教堂被马站村占用后,教友们暂停一段时间聚会,文革后在后岘教友大厅或半山林逢德等教友家聚会祈祷,1970年后王益骏教区长到马站牧养群羊,由江南林瑞初、谢炳臣先生负责带领并找寻迷失的羊群。
当天上午8点半,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常务副主席、海门教区沈斌主教协同教区15位神父及婴仿耶稣德肋撒女修会(婴德会)16位修女步入圣堂。
母亲和我就坐在那男人旁边,和他保持一英尺半的距离。他身上的味道有些刺鼻。毫无疑问,他是个可怜的乞丐。他的头堆在他脆弱的躯干上,就像一个金属娃娃的头。他的脸很干,骨头都突出可见。
2006年12月19日上午10点半,在龙州天主堂隆重举行落成典礼。南宁教区谭燕全主教主礼,12位神父共祭,13位修女及广西教友和越南教友500多人参礼。
封主教在为大家祝福军乐齐鸣秧歌起舞的游行队伍下午2点半,在震天的喜庆的鞭炮声中,人们走进了教堂。该堂口有教友146名,只有一座简易的圣堂。由于圣堂较小,堂内外挤满了前来参礼的教友和教外朋友。
上午九时半,圣堂礼仪在隆重的敲门仪式中庄严开启,周至教区天籁合唱团的精彩献唱,为弥撒礼仪更添神圣庄重之感,让众人沉浸于浓厚宗教氛围之中。
从当晚弥撒后到第二天下午3时半,堂区祈祷室明供圣体,教友们自主安排时间,在堂里念玫瑰经、拜苦路,读经、歌咏朝拜圣体,陪伴耶稣。